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長春建立秸稈轉化利用補貼機制
長春建立秸稈轉化利用補貼機制
農業網   時間:2018/12/21 8:19: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71

  今年秋季以來,吉林省長春市在加大秸稈禁燒力度的同時,加大補貼力度,建立秸稈離田機制,多途徑促進秸稈轉化利用,各地上演著多種形式的秸稈綜合利用“好戲”。

  “為了更好地處理秸稈,我今年使用了新機械,很好用,一臺能頂兩臺!”今年秋收后,榆樹市八號鎮種糧大戶劉臣將前置式秸稈歸行機開進了農田,同時開展秸稈歸行、深松作業,“現在對秸稈處理這方面的補貼力度挺大的,我這一臺機械能獲得700多元的補貼。”劉臣說。

  各項補貼的落實,提高了農戶秸稈轉化利用的積極性。據介紹,市財政每年拿出5000萬元用于秸稈綜合利用補貼;各縣(市)區、開發區在省市補貼的基礎上,加大配套補貼力度;各鄉鎮、村與農機大戶、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簽訂秸稈離田協議,各類秸稈處理機具根據秋收進度適時開展秸稈離田作業。

  對秸稈全覆蓋保護性耕作作業每畝給予29元補貼,對農村戶用生物質鍋爐每臺給予1000元補貼,農戶每使用1噸秸稈成型燃料補貼150元,對新建或改擴建單個容積在800立方米以上的青黃貯窖每立方米給予15元補貼,在省直補的基礎上對撿拾機械累加補貼……榆樹市整合相關農業項目資金,對9項秸稈綜合利用實施補貼扶持,保證了秸稈還田和離田效果。

  “今年秋季以來,我們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投入的資金超億元。其中,項目資金8800萬元,市級財政資金1300萬元。”德惠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以用促禁,該市*終將實現以秸稈項目和財政投入助力秸稈禁燒的目的。

  “今年我們流轉的742坰地全部采用了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趁著天氣晴好,農安縣鑫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尚乾來到地里察看秸稈還田情況。“不僅保墑抗旱,還節本增效,一坰地能節省700多塊錢,增產10%以上。”談起這項技術,王尚乾贊不絕口。

  秸稈還田,是長春市推動秸稈轉化利用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地加快落實玉米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今年秋冬,全市計劃實施面積355萬畝,比去年增加40%。王尚乾所在的農安縣今年大力推廣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在高速公路沿線5個鄉鎮各建立一個示范區,每個村建立一個示范點,落實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面積150萬畝。

  榆樹市不斷探索新的秸稈還田模式。今年秋天,該市在實施秸稈深翻全量還田、秸稈全覆蓋免耕還田、保護性耕作部分還田基礎上,示范推廣聯合整地機玉米秸稈還田作業,實現了秸稈還田、旋地、起壟、鎮壓*性作業。“目前,我們正在開展秸稈全量還田作業和撿拾后秸稈部分還田整地作業兩項試驗。”榆樹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明年春季不影響正常出苗,2019年他們將大面積推廣這種模式。

  “這里燒的是秸稈顆粒,很暖和,用起來特別方便。”今年冬天,雙陽區鹿鄉鎮紅土村村民宋連東家用上了新的取暖設備——生物質顆粒智能取暖爐。用了一段時間后,宋連東對這個燒秸稈顆粒的“小爐子”很滿意,“比燒煤干凈,還省錢,預計今年采暖能節省300多塊錢。”

  秸稈“變身”新型燃料,在全市各地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榆樹市今年實施了秸稈成型燃料代煤項目,通過推廣農村戶用生物質鍋爐,開展糧食烘干塔熱風爐改造試驗,推進秸稈能源化利用。11月末,已完成6500臺生物質鍋爐安裝任務,轉化利用秸稈1.5萬噸。

  今年秋季以來,長春市各地紛紛與生物質電廠、新能源企業簽訂秸稈收購利用合同,積極落實秸稈有機肥、青黃貯、生物質爐具、燃料化生產等項目,全力推動秸稈轉化利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