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鍋噴香晶瑩米飯一字排開,36種上海地產大米同臺比拼,第二屆上海地產優質大米品鑒評優活動日前舉行,專家打分、市民品鑒、食味儀測評“全覆蓋”,決出心目中“上海好大米”。
現場,經過統一稱重、淘洗加水、隨機編號后,每種大米放入同款電飯鍋,在同一時間啟動“香甜飯”按鍵開始蒸煮。一旁,透明玻璃碗內展示生米實樣,不標產地,不寫品牌,全程“盲評”,5位中外專家和50名市民代表組成品鑒評優團現場觀色、觀形,從精米率、透明度、色澤、氣味等角度評判。
數十分鐘后,米飯開鍋,偌大會場熱氣騰騰,清香陣陣,市民和專家分頭品鑒,根據氣味、外觀、適口性、滋味、冷飯質地等指標打分,“很糯很香,有小辰光的味道!”“咀嚼時有彈性,還有一絲淡淡的甜味。”
今年的地產大米品鑒評優活動,在市民、專家品鑒的基礎上,新增“食味儀”測評環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研究員吳書俊介紹,“食味儀”在日本、韓國、泰國及中國臺灣等地運用較廣,是“客觀評優”的重要項目之一,能夠快速高效地評判食味值,與人工品鑒的結果互為補充,在上海大米評優活動中尚屬首創。“儀器從水分、蛋白、直鏈淀粉和食味值方面,對大米的食味品嘗值打分,可以更加客觀、直接評價大米的食用品質,通常食味值在80分以上就算優質大米,此次儀器測評過程中,出現了90分的高分。”
入圍參評的36個地產大米品種,由市郊各涉農區推薦,包括7個國慶新大米和29個晚熟大米,涉及生產企業28家,大米品牌27個,水稻品種10個,并經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和檢測中心嚴格把關。經過專家評、市民評、儀器評,根據4:4:2的權重計算排名,來自閔行的亮苗牌“松早香1號”獲得上海國慶新大米金獎,來自閔行的古杰牌“松香粳1018”獲得中晚熟優質大米金獎,來自崇明的東禾九谷牌“早玉香粳”獲得銀獎,來自青浦的優禾谷牌“滬軟1212”獲得銅獎。
今年也是上海新大米*“觸電”新零售,盒馬鮮生現場榮獲2018年上海國慶新大米*零售商*名。“該平臺線上銷售量占所有渠道的68%以上,創新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模式,尤其是糧油米面等商品,送上樓、送到家的服務,為市民帶來了更多便利。”
“舉辦上海地產大米品鑒活動,希望讓市民吃到更優質、更美味的上海大米。”上海市農業農村委經濟商務處處長王德弟坦言,從“賣稻谷”到“賣大米”到“賣品牌”,加強產銷對接觀念,倒逼生產企業形成良性競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回歸“舌尖上的鄉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