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40年,我國水產業從一個基礎十分薄弱、生產十分低下的狀況,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漁業大國。回顧改革開放40年,漁業發展上的大事值得記憶。
5號文件是中國水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1980年4月2日,鄧小平同志在《關于編制長期規劃的意見》中談到,要發展多種副業、發展漁業、養殖業,有個方針問題,是以究竟發展捕撈為主,還是以發展養殖為主,看起來應該以養殖為主,把各種水面,包括水塘都利用起來,這也是涉及到責任制問題,有的就是要實行包工包產。過去搞農業的同志,只看到幾畝地,沒有看到江河湖泊水塘很多,可以充分利用,也沒有看到副業,沒有看到各地都有發展的特殊產品的資源,這一定要改變,政策要放寬,使每家每戶都自己想辦法、多找門路,增加生產,增加收入,有的可以包到組,有的分包給個人,這個不用怕,這不會影響我們的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
1985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放寬政策,加速發展水產業的指示》【中發(1985)5號文件】,這是30多年來中央、國務院*次單獨為水產業發出的聯合指示,把發展水產業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糧食轉化的一個戰略部署,確定了水產業的地位。文件明確指出,中國漁業發展實行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并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的方針,在政策上明確養殖業承包大戶及捕撈上以船為基本核算單位的合法性。規定水產品全部分開,實行市場調節,規定漁工商、內外貿可以綜合經營,還規定了發展漁業的方向等。這一政策調整,使中國漁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5號文件是中國水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隨著5號文件的貫徹,國家相繼發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加強漁政漁港建設,實行依法治漁,依法興漁的管理,和周邊國家先后簽訂了漁業協定,以及制定了各項經濟政策,積極發展遠洋漁業和漁業基地的建設,解決大中城市吃魚難的問題。
1986年1月20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并于7月1日起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1987年10月14日,國務院批準農牧漁業部發布的漁業法實施細則。
發展遠洋漁業
1985年春,經過與友好國家的談判簽約,由中水集團所屬的煙臺、舟山、湛江公司和福建省組織的十二艘漁輪、一艘冷藏加工船組成的*支遠洋捕魚船隊,在福建馬尾港出發,歷時50天,船隊通過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通過蘇伊士運河,經地中海、穿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克服氣候多變、航路不熟、語言不通,路途遙遠、時間較長等重重困難,到達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紹、塞拉利昂等國家開展合作捕魚,這是我國漁業史上沒有過的創舉。此后,隨著新建遠洋漁船的陸續投產,我國遠洋漁業克服了漁汛資源波動、國際經濟和市場動蕩等不利因素影響,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從1986-2014年的28年間,遠洋漁業生產企業從三、四家增加到164家,作業的海域分布在40個國家的專屬經濟區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公海及南極海域。
稻田養魚
從1989-1996年,在四川、遼寧、重慶、江蘇召開了四次全國稻田養魚現場經驗交流會,對推廣稻田養魚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還召開了稻田養魚滅蚊會議。
當今的稻田養魚無論從養殖模式,還是養殖的品種都今非昔比,特別是對*扶貧有現實的意義。2015年,稻田養魚面積2250萬畝,水產品產量155萬噸,畝產魚69公斤。農業部先后在13個省市建立19個稻田綜合種養示范點,從示范效果看,農藥使用量平均減少51.7%,化肥使用量減少50%以上,起到了五個促進,一是促進糧食生產,二是促進漁農增收,三是促進產業扶貧,四是促進生態文明,五是促進三產融合。海淡水養殖品種大發展
以養為主是中國水產業發展的特色,不僅體現在養殖地區和養殖面積的擴大、產量的增加,更體現在養殖品種的大變化。淡水養殖在歷史上只有青魚、草魚、鳙魚、鰱魚、鯉魚、鯽魚、鳊魚等七八種,養殖用的苗種全部依靠產自長江、珠江的天然苗。2006年,傳統品種占淡水養殖總產量的53.6%,2014年只占32%。
現在,養殖品種增加二三十種名特優新熱點*,從泥鰍、黃鱔到烏龜、甲魚,有美國的青蛙,古巴的牛蛙,淡水珍珠、鱸魚、河豚,鰻魚、娃娃魚、鱘魚、羅非魚等等。如大閘蟹,1991年,全國只有8493噸,到2014年發展到796535噸,23年間增加了93倍,平均年增產34632噸,年遞增10.2%。
甲魚,1993年只有4427噸,2014年增加到341288噸,21年間增長76倍,年遞增10.290噸。
羅非魚,1993年131257噸,2014年增加到1698483噸,增長12.9倍,年平均增產8萬多噸,年增率1.2。
克氏原螯蝦(小龍蝦)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2014年猛增到65966噸,成為農村脫貧致富的有效措施,休閑旅游的好項目。
海水養殖傳統品種只有蟶、蛤、蚶、牡蠣、扇貝、海帶、紫菜等七、八個品種,現在擴大到鱸魚、大黃魚、小黃魚、對蝦、青蟹、裙帶菜、海參、鮑魚、海膽、海水珍珠等二十多種。海參人工養殖起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短短十多年,至2014年增到200969噸。扇貝1978年只有9.6萬噸,2014年大增到164.9萬噸。
遵照中央5號文件和漁業法的相關規定,國家水產業主管部門積極貫徹“以養為主”的方針,保護和增值水產資源,從生產到流通加工,從科技教育到技術推廣,從漁船管理到漁政管理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