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片沃土良田,放著莊稼或蔬菜不種,偏偏插一些柳條,當初聊城市高唐縣楊屯鎮杜莊村的一些老人看不出什么門道,很多人連聲嘆息。然而到了今冬收獲季節,看著種植戶把一捆捆收割了的柳條從田間直接裝車外銷,他們服氣了。據稱該村今年種植的50畝杞柳,由于精心管理和天公作美,獲得大豐收,畝產多在7000斤左右,每畝直接收入近4000元,是種植糧食、蔬菜的3-10倍。
高唐縣杜莊村是省定貧困村,800多人的村莊其中有16戶是貧困家庭。過去多數村民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糧食作物為主,土地收益微薄。為了增加收入,村里的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村中留守的多為婦女兒童和老年人,這讓這個村依靠土地資源脫貧顯得力不從心。
2018年,聊城市政府外事與僑務辦公室派駐高唐縣楊屯鎮杜莊村*書記李式崇根據該村實際,在尋找門檻較低、收益又可觀的脫貧致富項目時,沒有和其它村一樣規模發展蔬菜種植,而是引進了易種、易活,*栽植可多年收條的杞柳項目。
據村主任任希臣介紹,杜莊村在市外僑辦的幫助下,在村中流轉了50畝土地,*性購進了4萬斤黃金杞柳苗,決定進行嘗試性種植。今年3月份,他們組織村里30名婦女僅用了9天時間就完成了50畝杞柳苗的扦插,一個多月后,看著纖細的柳條上掛著嫩綠的枝葉,郁郁蔥蔥,全村人感覺找對了脫貧致富的路子。
首年種植就大獲成功,取得了畝收益近4000的好效益,而且伴隨著杞柳的生長,今后一年可收兩茬,產量和收益還會提高。根據杜莊村村委會的規劃,首期種植的50畝杞柳歸集體所有,其枝條銷售后,扣除掉各種成本,剩余的收益將作為村中貧困戶今后脫貧的扶持資金。
杞柳是我國*古老的種植作物之一,在淮河之畔的杞柳之鄉就流傳著“不用電、不用油,一年編出一棟樓”的說法,一畝地產的杞柳可編織出四萬元的產品,利潤非常豐厚。目前杜莊村也正在積極申報成立柳編合作社,計劃吸收更多村民加入到杞柳種植隊伍,然后將村中賦閑在家的婦女組織起來,實施編織技藝培訓,將杞柳枝條制作成柳筐、柳簾以及果品籃、花籃、花瓶等高附加值工藝品,做大做強杞柳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