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加快形成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日前印發了《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2年,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鄉村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扶貧富民作用更加凸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類型多樣、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分析,世界旅游目的地發展的普遍規律就是加強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建設,再匹配當地獨特的旅游吸引物。因此,旅游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是全面提升鄉村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的前提。同時,旅游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具有居民和游客可共享的特點,因此,也是促進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與城市均等化的重要內容。從中國旅游業40年的發展實踐來看,鄉村旅游對于扶貧富民的作用非常明顯,應朝這一目標前進。
中國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提出,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鄉村旅游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我國大約70%的旅游資源分布在鄉村,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旅游資源豐富,但開發率較低,鄉村旅游開發潛力巨大。以資源和市場為導向,優化鄉村旅游區域布局,將鄉村旅游納入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促進鄉村旅游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對于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在“豐富文化內涵,提升產品品質”方面,《意見》提出,突出鄉村旅游文化特色,豐富鄉村旅游產品類型,提高鄉村旅游服務管理水平。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唐承財認為,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通過鄉村文化資源有機融入鄉村旅游產品開發,有助于增強鄉村文化旅游的體驗性,推動鄉村地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豐富鄉村旅游產品體系,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
此外,《意見》在整合資金資源、強化要素保障方面,明確了4方面內容,即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加強用地保障;加強金融支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資金、土地、人力是開展經濟活動的3個要素,對于鄉村旅游尤其如此。”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馮凌分析認為,由于鄉村旅游資源相對分布零散,需要較大的投資進行整合和提升開發,在“*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下需要一定的土地利用彈性指標配套服務設施,也需要一批有情懷、有能力、有經驗的投資人下鄉進行示范性開發,帶動當地群眾不斷提高建設經營和管理服務水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