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黑龍江:水“利”而糧“豐”——農田水利凝聚黑土地連豐“水力量”(圖)
黑龍江:水“利”而糧“豐”——農田水利凝聚黑土地連豐“水力量”(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25 13:14:00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357

農田水利

  近年來,黑龍江省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提檔升級,投資不斷加大,節水灌溉設施不斷完善。黑龍江省糧食生產迎來“十五連豐”的背后,“水力量”正不斷彰顯,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5年的投資比55年總和還多”

  湯原縣位于黑龍江省三江平原,因湯旺河而得名。在這里,有一項水利工程建設了一個甲子,如今仍在持續,這就是引湯工程。

  如今,引湯工程潤澤全縣數十萬畝耕地,將昔日低產的耕地改造成高產田,湯原產的大米遠銷全國各地。

  在湯原博物館里,一張張圖片記錄了引湯工程的建設歷史。湯原縣引湯灌區管理處主任徐明革說,隨著國家基本農田水利建設投入的加大,*近5年間投資比過去55年全部投資的總和還要多。

  近年來,黑龍江省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擺在了現代化大農業建設的重要位置。黑龍江省灌溉排水與節約用水技術中心的數據顯示,*近五年,該中心農田水利建設累計落實投資40.26億元,是改革開放以來農田水利建設投資較為集中的時期。5年間,黑龍江省新增改善灌溉面積350萬畝,新增糧食產能7億斤。

  此外,黑龍江省五年基本完成19處大型灌區和19處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55處中型灌區節水改造、42座灌溉渠首改造等。

  “供水”更要“節水”

  12月中旬的黑龍江省富錦市,氣溫低至近零下20攝氏度。記者在建設中的錦西灌區一處項目工地上看到,數臺貨車正在運送著土料。

  富錦市錦西灌區建設管理站副主任聞太平說,錦西灌區建設完成后,將為有著“糧都”之稱的富錦市提供110萬畝耕地所需的灌溉用水。

  而在三江平原腹地的青龍山灌區,為保障明年的順利灌溉,技術人員在一座上下落差近40米的巨大廠房里緊張地施工、調試。

  黑龍江省水利廳工作人員介紹,三江平原上這些灌區工程的建設目標之一是通過引江水置換地下水,促進地下水資源的恢復。

  黑龍江墾區青龍山農場的種糧大戶董玉文種的1000畝稻田全部在灌溉區域里。董玉文說,相比地下水,江水水溫高、有機質含量豐富,有利于提高大米產量、口感、品質。

  節約水資源,讓農業可持續發展,正成為黑土地上農田水利*為核心的建設目標之一。近年來,黑龍江省改善灌溉條件,年節約水量12.25億立方米,新增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推廣面積1201萬畝。全省控制灌溉技術推廣涉及60個縣市、44個農場。

  轉變用水方式助力現代農業

  在農田水利建設穩步發展的同時,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黑龍江仍有一些地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相對不足、“靠天吃飯”等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今年春夏之交的旱情令肇源縣古恰鎮古恰村黨支部書記魯成記憶猶新。他說,從春耕開始到5月下旬,只下了一些毛毛雨,“地皮都沒濕”,而全村20世紀90年代打的200多口井,多數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管理而廢棄。

  黑龍江農墾前進農場干部說,20世紀80年代,打灌溉井,14米深就可以,如今至少40米,地下水水位明顯下降。

  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轉變農業用水方式,已刻不容緩。今年黑龍江省*次實行了有組織有計劃的休耕,休耕指標面積達到140萬畝,目的之一便是緩解部分地區地下水開采。

  記者從黑龍江省水利廳了解到,今后五年,黑龍江省將以推進農業節水為重點,科學確定水田發展規模,推動傳統灌區向現代生態灌區轉變,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xhj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