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作家周立波的小說《暴風驟雨》以松花江畔一個小村莊為背景,描繪出黑土地上波瀾壯闊的土地制度改革畫卷。幾十年后,松花江畔的黑土地迎來了新時代的“土改”傳奇。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9區9縣(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數據庫全部匯交并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驗收。冰城不僅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在全國也同樣走在前列。
作為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哈爾濱市土地確權頒證工作的完成,正加速著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也深刻地改變著冰城農民的命運……
“冰城速度”領跑龍江確權進程
2014年,哈爾濱啟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至2015年底,全市1865個行政村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在全省拔得頭籌。
先行先試、探索新路、打造樣板,成為哈爾濱市土地確權領跑全省、領先全國的關鍵詞。
“哈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了由農業、畜牧、林業、水務、國土、金融6部門組成的辦公室。”哈爾濱市農委主任孫玉說,哈爾濱通過一把手掛帥的頂層設計+多部門合力推進的制度模式,*程度發揮了協同效應,快速打通了跨部門綜合性改革的各種梗阻,改革得以迅速推進。
2017年4月6日,阿城區紅星鎮振興村農民梁文軼領到了新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哈爾濱市由此發出龍江“土地確權*證”,冰城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邁出關鍵一步。這只是冰城土地確權在全省創造的諸多“*”中的一個。
哈爾濱市*個進行整市數據接邊并組織糾偏糾錯,*個向省委、省政府呈報了工作完成情況報告,*個通過省級驗收,*個向原農業部匯交數據庫并通過國家驗收……
全省領跑的同時,冰城更在全國打樣。2017年,原農業部曾在大連等城市召開了3次全國性的土地確權工作會議,哈爾濱3次登臺介紹經驗,農村土地確權的“冰城經驗”成為全國學習的典型樣本。
在成為全國典型的背后,是工作方式的創新。為保證確權符合民意、順從民心,哈爾濱市在土地確權過程中推廣“五老”監督、群眾參與、過程公開等工作方法,通過“一縣一策”、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一事一議等方式,妥善調處了確權過程中的矛盾和糾紛;同時,采用市場化手段,引入60多家專業公司、2000余名技術人員,廣泛運用衛星圖片、航拍等先進技術,有效提升了確權過程中土地數據測量*度……一系列創新舉措讓改革得以迅速高質量推進。
“紅本本”開啟“地生金”時代
2017年9月15日,阿城區農民朱軍拿著剛領取的土地經營權證到當地金融機構辦理了土地經營權證質押貸款,這是全省辦理的*筆“新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質押貸款。“紅本本”讓固化的土地資源變成了能流動的資本,龍江由此開啟了“地生金”時代。
朱軍家一共10畝多地,*多可以貸款3萬元。他先從銀行支取了1萬元。“以前辦貸款要五戶聯保,說白了就是在村里找4家條件不錯的鄉親為自己擔保,挨家挨戶求人,貸款辦下來*快也得十天半個月。”朱軍說,如今流程簡化了,放款更快了,貸款就像去銀行取錢一樣簡單,貸款額度也比以前提高了。
孫玉表示,有了土地權證,農民種地或者創業急用錢時可以快捷地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抵押獲得銀行貸款。這意味著,農民的融資門檻大大降低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土地確權信息與大數據技術的融合為破解農村融資難、融資貴提供了有效路徑。基于土地確權大數據,我省農村金融服務手機APP近日上線試運行。如今,哈市阿城、五常、方正、延壽、木蘭、巴彥、通河7個區、縣(市)的農民通過手機APP就能辦理土地抵押貸款,月利率*可實現4.17%,是目前金融市場涉農貸款*利率。
一場規模與集約的效能革命
目前,哈爾濱市已經按照“縣有服務中心、鄉有服務站、村有服務室”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建設,全方位提供法律政策咨詢、流轉信息查詢、合同簽訂指導、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等服務,引導和規范土地流轉行為,依法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土地流轉機制框架的形成,意味著哈爾濱市土地流轉進入了高效規范的新時代,有效促進了土地規模化和農業生產集約化經營。
在延壽中和鎮先鋒村,曾經多戶分片耕作的4100余畝水田如今被合眾農業聯社全部流轉過來,連成了一片。與農戶自己耕種相比,從春耕到秋收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如今我們用無人機施肥噴藥,一架飛機一小時就能干完300畝地的活,4100畝地*就完事了,而以前一個人**多干30畝。”聯社相關負責人宋志忠算了一筆增收賬:“土地集中連片后農機成了種地的*主力,農資集中采購更便宜,以去年為例,每畝地生產成本能降100元錢,而統一賣糧價格比農民自己賣還能高出5分錢。綜合算下來每畝地比分散經營至少增收180元。”
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加上市場議價權……先鋒村的故事詮釋了新時代“暴風驟雨”驅動冰城現代農業嬗變的過程——確權頒證促進土地規范流轉,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從而提高農業規模化、機械化與集約化程度。
統計數據印證了這一點。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26098個,是土地確權前的2.5倍,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超過95%。
此外,土地確權還為冰城現代農業藍圖的規劃提供了數據支撐。如今,哈爾濱市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休耕輪作方案的出臺都是依據土地確權大數據制定的。
“雙薪農民”吃上產權定心丸
雙城區水泉鄉水泉村村民吳志坤家有近13畝耕地。如今,他把這些土地都流轉給同村的種糧大戶白洪國,每年地租收入有7000多元,而他自己到北京打拼,年收入10萬元。以前每次離家他總是擔心自己讓別人種的十幾畝地,時間長了要不回來咋辦?但如今土地有了證就像買房后辦了產權證一樣,再也沒有這樣的顧慮了。
通過土地確權,有效化解了大量農村土地承包矛盾,農戶間因承包土地邊界和面積引發的糾紛實現了有據可查,有法可依。
“這有個二維碼,用手機一掃,承包方代表、承包方式、耕地面積等土地確權關鍵信息,立刻就能顯示出來。”分管土地確權工作的市農委副主任金光東告訴記者,新版土地權證基于先進的測繪和定位技術確認土地空間四至位置信息,并錄入數據庫。無論地貌如何改變,農民的土地面積與位置都能輕易*地查到。
紅本本就像一顆定心丸,讓千千萬萬的農民安心地離開土地走進城市打工致富。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35萬人,實現勞務增收151.84億元。
有人打工,更有人創業。吳志坤的同鄉水泉鄉三鄰村村民閆太威,今年領取了新版土地證,他家里的30多畝地全部流轉出去,今年8月,他和兩個兄弟投資500多萬元在雙城開了個貨運物流站,坐擁土地權益的同時在創業大潮中求索新的人生價值。
“無論打工創業,還是去城里居住,都可以放心地把土地流轉出去。”金光東表示,農民如果不好好保護自家土地,土地流轉價格下降,相當于自己的資產貶值。在新的產權制度下,無論自己是否種地,農民都會更加珍惜愛護自己的土地,綠色農業的發展模式就會根植農民心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