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寧夏固原菜園子成了示范園(圖)
寧夏固原菜園子成了示范園(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25 13:40:00  來源:固原日報  閱讀數:524

溫棚蔬菜

  隆冬時節,天寒地凍。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二營村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卻是一派火熱的勞動場面。

  “種菜達人”徐迎樂經營的二十幾棟大棚里,黃瓜、甜瓜、西紅柿苗培育,番茄、甜瓜、西瓜、辣椒采摘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時節,大棚種植的優勢就更顯出來了。產的菜不僅好賣,價錢也比平時好。不少農戶還等著要菜苗呢,我這里一點也不敢偷懶。”徐迎樂說。

  今年44歲的徐迎樂,從事蔬菜種植已二十多年。他于2008年由老家官廳鎮東紅村“轉戰”二營村設施農業示范園區,不僅自己“種”出了好光景,還輻射帶動周邊越來越多的農戶種植設施蔬菜。

  徐迎樂與菜結緣,并非偶然。

  東紅村距離南河灘菜市場約一公里,因當地素有種菜傳統,被固原人稱為“菜園子”。包產到戶后,徐迎樂家分到3畝多地,全部種菜。他上學的時候,每逢節假日便幫著家里人侍弄菜地。

  從1994年7月高中畢業起,徐迎樂從父母手中接過了一項重任——賣菜。無論冬夏,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拉上一架子車蔬菜出發,6點準時到南河灘菜市場。“那時候主要種大白菜、蓮花白、蘿卜。夏天從早曬到晚,冬天從早凍到晚,幾百斤菜也就賣三四十元錢。”徐迎樂回憶說。

  從種菜到賣菜,徐迎樂在蔬菜生產和銷售上積累了一定經驗。

  隨著眼界的開闊,他不甘心年復一年守著那3畝多菜地過日子。2001年,他在村里租地建了兩棟溫棚。下的苦比以前多了,收入也好了許多。2006年,他拿出賣菜攢的5萬多元,建起了5間平房。村里人紛紛稱贊:這個小伙子有本事!

  思路一變天地寬。租地建棚這件事不僅讓他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轉變了發展理念。

  2008年,原州區農牧部門在頭營鎮二營村建立設施農業示范園區,400多棟日光溫室除了分給當地村民種植,還對外承包經營。得知消息,徐迎樂興奮不已,前去承包了28棟溫室。自此,他的蔬菜種植駛入了快車道。

  承包種植前兩年,由于雇傭的工人不懂技術、市場行情不好等原因,沒有多少收入。徐迎樂沒有放棄,他堅信設施蔬菜產業有著光明的前景。

  看到原州區大規模推廣設施蔬菜種植,需要大量菜苗的機遇,從2010年開始,徐迎樂開始“兩條腿走路”——一邊繼續種菜,一邊培育菜苗。“比如,一棚芹菜苗有25萬株,一株賣0.11元,凈賺0.03元,育這一棚苗便可收入7500元。”看準育苗這條路子,他不斷擴大育苗規模。近幾年,他每年發售蔬菜苗800多萬株,涉及周邊頭營、三營、官廳等鄉鎮18個村數百戶種植戶。充足、便捷的菜苗供應,帶動了當地蔬菜產業發展。

  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徐迎樂的種植基地常年用工20人。二營村青年婦女樊玉紅、方彩云在基地務工已7年,成為技術骨干,月工資4000元。

  每年六七月用工高峰期,有120多人在這里務工創收。徐迎樂近幾年每年發放人工工資均在160萬元以上。

  不僅如此。他的種植基地還是一座免費的“田間學校”,不少村民在這里邊打工邊學技術,成為了種菜的行家里手。

  四年前,河川鄉白溝村樊亞平一家移民搬遷至頭營鎮泉港村。面對分到戶的一棟棚,多年種地養牛的樊亞平感到束手無策。恰好徐迎樂的種植基地需要人手,他的妻子臺向玲前去務工。臺向玲在這里務工整整三年,一年掙3萬元左右,而且練就了溫棚種植的過硬技術。如今,樊亞平一家不僅將自家的溫棚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承包了別人的兩棟溫棚。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由于供應菜苗,他和周邊很多群眾有了交集。無論誰家種菜遇到技術難題,只要一個電話,他總會放下手里的活,匆匆趕去“支援”。

  今年54歲的劉生富,2013年11月從開城鎮郭廟村移民搬遷到三營鎮廣和村。搬遷入住當年,他種溫棚時犯了難。徐迎樂主動上門指導,手把手教他種了一棚黃瓜、一棚西紅柿。此后,徐迎樂還多次前來教他田間管理技術。就這樣,踏實肯干的劉生富被徐迎樂帶成了種菜的一把好手。他家每年種植溫棚蔬菜收入3萬多元。在彭堡、官廳、頭營、三營、中河5個鄉鎮,像劉生富這樣得到徐迎樂技術指導的有500多戶群眾。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