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農業農村部和自治區黨委、政府正確領導下,廣西農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人才優先發展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強農戰略,全面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不斷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為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四大人才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積極推進農業科研拔尖人才培養工程。一是加強創新團隊建設,2009年起先后啟動了四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建設,目前已成立水稻、玉米等19個創新團隊,涉及26個產業,并匯集廣西農科院、廣西大學和區內各地推廣體系、科研機構的專家力量成立專家組,團隊專家總數達到1539名。二是深化市縣農科院所改革,創新建立6個廣西農科院市級分院、7個廣西蠶科院市級分院和60個縣域特色作物試驗站,有效發揮自治區帶市、自治區和市帶縣的農業科研新機制作用。三是加強人才小高地建設,目前已設立水稻、桑蠶、水牛、獸醫等4個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通過有效對接“八桂學者”、“*專家”,構建了高端人才培養平臺,取得一批重大課題攻關成果。
努力推進農業技術推廣人才支撐工程。一是加強農業推廣人才培養,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為重點,結合產業發展需要,每年分期分類組織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培訓不少于2500人。二是加強農業干部教育培訓,在培訓經費不斷壓縮的情況下,每年安排800多萬元用于農業干部培訓,組織農業干部到國內發達省區及臺灣地區舉辦農業品牌創建、產業扶貧、休閑農業等有關專題培訓班,培訓農業系統干部3600多人,其中培訓市、縣、鄉基層農業干部、農技人員數量超過1/3。
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素質提升工程。一是落實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任務,按照中組部、農業農村部部署要求,在中央農廣校指導下,會同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在田陽那生屯和恭城紅巖村培訓基地舉辦以創業富民、新型農業主體培育、鄉村發展與治理以及大學生村官能力建設為主題的培訓班31期,培訓學員2942人,并選派1000名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到福建、江西、湖南等區外培訓基地參加培訓。同時,累計組織約800名新型主體骨干農民赴臺灣學習現代農業發展經驗。二是抓好新一屆村“兩委”干部、農村黨員大培訓,2012年以來,全區開展農村黨員大培訓8100多期,培訓農村黨員和農民群眾162萬多人次,各地投入培訓資金6500多萬元;開展新一屆村“兩委”干部大培訓407期,培訓村“兩委”干部35700多人。其中,完成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黨組織書記培訓9650多人,完成農村新經濟社會組織負責人培訓7370多人,完成種養大戶培訓18680多人,自治區財政投入培訓經費854萬多元。
協調推進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扶持工程。一是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廣西農業廳和地級市人民政府聯合共建了7所職業農民學院,探索形成了“農廣校+實訓基地+農技推廣部門”和“職業農民學院+田間學校+農技推廣部門”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體系。在全區82個縣(市、區)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截至2017年12月底,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8842人、認定28706人。成立了國內*針對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的學院——廣西現代青年農場主學院,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1000多人。二是升級實施農村中等專業實用人才培養計劃,廣西農廣校系統累計招收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學員36464人(其中:黨員23921人,占65.6%),到2017年底,有38269名學員取得中專學歷畢業證書。三是大力加強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圍繞農業生產、主導特色產業和主推技術,利用冬春農閑季節,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專題培訓。同時,鼓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民培訓,僅2017年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成員開展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等多種類型培訓,累計培訓合作社成員74.7萬人次。
助力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有力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取得新突破。19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成立以來,共獲得科技成果獎141項,其中*獎項3個、省部級獎項75個,地廳級獎項62個。共育成新品種(組合、品系)530個,如水稻團隊育成的豐田優系列以1050萬元轉讓給了廣西金卡公司,創造國內單一區域水稻品種使用權轉讓*價格;玉米團隊的桂單系列推廣面積成功超過迪卡007等國外玉米品種;蔬菜團隊的桂優系列節瓜走出國門推廣到越南、老撾等國家;肉雞團隊的黃羽雞新品種培育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創新團隊共計研發和集成335項優質高產、綠色生態技術,制定了158個技術規程,獲得了170項技術專利,并在生產實踐發揮了很大作用。如柑橘團隊的柑橘無病毒苗木繁育和黃龍病綜合防控技術,為廣西柑橘產業大規模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特色水果團隊研發集成的葡萄、菠蘿產期調節技術,使廣西夏黑、巨峰等葡萄以及菠蘿實現錯峰上市、空擋期上市;肉牛肉羊團隊研發的避雨遮光生態牛舍獲得國家專利,并已經在全區南部多雨地區廣泛推廣。
有力促進農業科技人才加快成長。通過積極推進“百名*人才支撐工程”,聘請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內的13位院士、22位國家產業首席科學家在內的114名區內外知名專家,作為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端智囊團”,高效帶動農業科研、產業升級和人才培養;通過推進全區農科院所改革,聘用省外農業“*專家”20多人,服務廣西現代農業發展。目前,農業廳系統擁有“八桂學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自治區特聘專家3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自治區*專家6人、“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人、廣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2人;2017年獲全國農業先進工作者8人,5名基層農技人員獲全國“*美農技員”稱號。
有力促進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日益涌現。在農業農村部2016、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績效考評中,廣西連續兩年獲評*等次。黃必文學員在2016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經驗交流會作為*的新型職業農民代表發言,廣西現代青年農場主部分學員榮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農業農村部創新創業*帶頭人等稱號,有4人獲全國新農民創新創業百佳成果稱號、3人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推介典型案例。目前,全區擁有“全國十佳農民”1人,2017年獲全國農業勞動模范15人。
有力促進農業產業扶貧產業富民工作。19個創新團隊共374名成員參加自治區成立的20個產業扶貧專家組,奔赴扶貧一線做了大量工作,涌現出了很多產業扶貧產業富民的典型范例。如桑蠶團隊,2017年在全區貧困縣推廣桑園面積159萬畝,全區40%的蠶繭由這些貧困地區提供,養蠶戶人均收入3860元,*一項就實現了增收脫貧;食用菌團隊積極研發推廣桑枝、甘蔗渣等原料本地化栽培技術,產業脫貧效果明顯。全區54個貧困縣中有53個縣開展食用菌生產。廣西還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與產業扶貧、產業富民有機結合,安排到貧困縣項目資金2959萬元,重點培育貧困村青壯年勞動力、致富帶頭人等群體,并推動廣西現代青年農場主與100個貧困村屯開展產業脫貧結對幫扶,取得了較好效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