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美鄉村公路微馬友誼賽在湖北省仙桃市鄭場鎮舉行,跑友們以新刷黑的“四好”公路為賽道,沿途領略農村公路風采。
筆直寬闊的柏油路連接成網,兩旁的景觀樹隨風搖曳,跑友們揮汗競跑,樂在其中。這些新建的“四好”公路是鄭場鎮推進鄉村振興的代表作。
按照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四好”標準,仙桃市鄭場鎮不斷提高公路通達深度,優化農村路網結構,全鎮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60公里,形成了一個以鄉道為主線、村道為延伸,農村公路與國省道干線縱橫交錯的公路網絡。
農村公路的面貌煥然一新。僅近兩年,仙桃鄭場鎮就投入40萬元用于主要產業通道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建設,安設警示樁30多公里,有效保障了道路通行安全。同時,對公路沿線堅持綠化與管護并重,新植樹木60余萬株,新建綠化通道50公里,把農村公路裝扮成一條條靚麗風景線。
為了保障及延長道路使用年限,該鎮還成立公路養護專班,常年對全鎮破損路面進行統計,并及時開溝排水、清補瀝青。
“今年我們投入600萬元對農村公路進行銷號式修復,還投入200萬元安裝了300個道路安全攝像頭,以便及時修復道路安全隱患。”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公路通,百業興。“四好”公路既刷新了農村顏值,也激活了鄉村發展一池春水。鄭場鎮將農村公路建設與農村產業發展同步規劃。硒土資源是鄭場的金字招牌,該鎮2.5萬畝富硒土壤資源在絡繹片總支。今年,該鎮將路面刷黑主戰場集中于此,沿線的富硒大豆、富硒黃桃、富硒水稻等新興農業經營主體均享受到了道路升級帶來的紅利。
連漁村的百畝桃林是鄭場鎮鄉村旅游的重點示范帶,也是連接漁泛古村落的重要紐帶,每年桃花盛開時,往來游客絡繹不絕。如今,看著家門口的交通條件提檔升級,農帝桃業老板丁金光對未來發展滿懷憧憬,“以后進出方便了,桃園發展更有希望。”
產業要道四通八達。鄭場還打通*扶貧的“血脈通道”,著力修建重點貧困村道路,平均每個村每年投入道路建設資金50萬元,為村脫貧、戶出列注入內生動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