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南京六合:激發“三農”活力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圖)
南京六合:激發“三農”活力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27 12:36:00  來源:南京日報  閱讀數:493

農業

  作為江蘇省南京市涉農大區,六合傳統農業“接二連三”,現代農業發展風生水起;小村莊“蝶變”成美麗鄉村,吸引游客紛至沓來,美麗鄉村“變身”旅游勝景;*扶貧助力貧困戶脫貧摘帽,新型職業農民引領鄉親走上康莊大道。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一曲《茉莉花》流傳百年,唱出了六合的美麗芳華,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新起點,六合區正傾心砥礪,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為總體要求,高質量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融合一二三產 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

  新增區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省級1家,區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總數達81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比重達36%......這些數據還在不斷刷新。今年以來,六合區深入實踐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一二三產融合,釋放出強勁的“生態+”疊加效應,巴布洛無疑是一個探路者。

  2012年,江蘇永鴻巴布洛生態農業公司來到六合,初衷是想建牧場養牛羊,建設過程中發現,單純農業后勁不足,光搞休閑游又遇到“潮汐瓶頸”,怎么辦?圍繞“好看、好玩、好吃、好住、好購”,巴布洛精心打造現代旅游觀光葡萄產業園、現代都市牧場科技產業園、房車營地等農旅融合園區項目,已發展成為占地1.5萬畝、集游購娛于一體的大型農業綜合性主題園區。楓彩集團、沃富農樂、萬成生態園……在竹鎮,在六合,循著巴布洛的足跡,一大批農業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和現代農業發展新趨勢是實現產業興旺的根本所在。”六合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引進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引導農業主體跳出簡單的初級種養殖,打破純粹耕作土地的傳統“一產”思維,讓農業實現“接二連三”,推動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業主體利益聯結特別是構建云廚1站帶動農民增收的“富民”模式,這是近年來六合現代農業發展的亮點之一。今年部分省內的全國人大代表與三農專家對接會在六合召開并考察了該區現代農業發展,對近年來該區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認可。

  農業電商是農業現代化的“翅膀”,六合區深諳其中之道,結合本地實際,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成立了為農服務新平臺——農業電商創業服務中心。目前,集生產基地、加工中心、中央廚房、冷鏈物流、社區體驗店和電商系統為一體的“云廚1站”全產業鏈模式逐漸形成,已發展門店240多家,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該模式正在全國推廣復制,云廚1站潤康基地被選為今年全國“雙新雙創”博覽會考察點。全年預計新增農業電商主體57家,總數達515家以上,農業電商收入達12.5億元,助力現代農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優化農業生態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初冬時節,沿六合區西部干線北行進入竹鎮境內,紅的深深淺淺,美的動人心魄,層林盡染的畫面,讓人不想多一片言語,生怕打擾了這澄凈的美景,止馬嶺、大泉湖、巴布洛……一個個景區相繼躍入眼簾。

  “六合山水生態稟賦優越,歷史文化資源豐厚,生態就是*的發展資源。”六合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優化農業生態,六合區深入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兩區”劃定工作,全面開展“大棚房”清理整治,強化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治理率達86%;累計實施耕地輪作休耕13萬畝,完成成片造林9400余畝,建設“三化”示范片4個,完成12個村莊綠化,申報森林撫育面積8511畝,完成六合區森林撫育項目作業設計書編制工作。

  2018年,六合止馬嶺自然保護區躋身“*”,其中的4.44平方公里被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止馬嶺的成功晉級是六合區高度重視自然濕地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目前該區已保護的自然濕地面積2.16萬畝,自然濕地保護率約35%,程橋池杉湖濕地公園獲評省級濕地公園。“今年以來,我們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不斷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強化改革強度,國有林場改革通過了省級驗收,主動承接并完成寧啟鐵路六合段綠化任務,在全省林業戰線上開創了國有林場助推交通綠化事業發展新模式,得到省林業主管部門高度評價。”六合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六合區將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農業產業布局戰略性調整,將“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通道愈拓愈寬,爭做全省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區、都市休閑農業領先區、現代高效農業樣板(示范)區。

  挖掘地方特色 傳統文化煥發生機

  十幾位少女踩著一米多高的高蹺,進退自如地滾龍、騰龍、戲珠,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鎮的女子高蹺舞令人嘆為觀止;32位燈手穿著梁山好漢的服飾、舉著一面是骨牌一面是字畫的骨牌燈,在令旗的指揮下不斷變換陣形,龍袍街道的骨牌燈在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里堪稱*……

  六合自古以來人文薈萃,鐘靈毓秀,人杰地靈,還擁有眾多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有的是經歷了數千年時光磨洗繼承下來的民俗傳統,有的是來源于古代廟會活動經歷了形式創新的表演,它們都是六合歷史文化的縮影,是六合歷史發展的積淀。

  近年來,六合區不斷挖掘傳承傳統文化,傳統民俗不斷煥發生機。龍袍街道的骨牌燈,在成功申遺后曾瀕臨危機,但隨著時代發展,極具想法的六合人把龍袍*的湯包、螃蟹等元素融入骨牌燈中,如今這一傳統文化已經重獲新生。

  “鄉村振興要留得住鄉韻、記得住鄉愁,保留*文化資源十分重要。”六合文化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六合區在美麗鄉村創建中注重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并通過創新載體形式,讓當地傳統文化重回大眾視野。

  與此同時,六合區通過對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挖掘,一批又一批反映農村生活新風貌的文藝作品應運而生。通過打造文藝活動團隊,開展以“六合同春”“文化六合”為主題的品牌文化活動、流動舞臺車巡演、文藝走基層演出、非遺保護展示,全區年均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少于1000場、年均完成送演出不少于100場,送圖書不少于1萬冊。

  推動村民治理 “金山樣本”作用凸顯

  揚子江畔,金牛山腳下,坐落著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這是民歌《茉莉花》的故鄉——金山村。這里民風淳樸,鄉風文明,環境優美,人們幸福安康,鄰里和睦。

  這一切都得益于金山人摸索出的獨具特色的現代鄉村治理模式。維護村民權益、調節矛盾糾紛、倡導文明新風、辦理公共事業……在金山村,村民小組是村民自治的重要載體,村民小組理事會具有農村地區*樸實的親緣、地緣優勢,是新農村的“和事佬”“老娘舅”“新鄉賢”,能夠化解農村基層矛盾糾紛、實現村民自我管理。今年2月份,金山村積極開展村民小組理事會試點工作,全村共成立村民小組理事會65個。如今,在金山村,有事兒找村民小組理事會,已成大家共識。

  成立村民小組理事會,只是金山村推動村民治理的一個方面。11月,南京基層治理法治化現場會在六合召開。全體參會人員參觀了金牛湖街道金山村“1+3+1基層治理模式”、善治園、黨群服務中心、綜治中心、道德大講堂,觀看了《走向善治》專題片。工作人員現場為大家介紹了鄉村治理的“金山模式”經驗。

  該模式可簡單概括為“1+3+1”,即以黨建引領、自治為核心、法治為保障、德治為靈魂、綜治為基礎的鄉村治理模式。該模式落地,金山村實現了“零案件”“零上訪”“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平安穩定目標,被表彰為“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區綜治先進基層單位、區法制宣傳先進集體、區人民調解先進集體,一個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正逐漸形成,為現代鄉村治理提供了“金山樣本”。

  做實服務培訓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在橫梁街道楓林灣生態農莊,時常能看到“90后”美女高瀾瑄帶領工人們管護苗木、養殖水產的畫面。雖然出身于園林綠化專業,但由于沒有實踐,高瀾瑄在2013年創業之初蒙受了一筆不小的損失。

  “后來參加了區里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逐步掌握了新型苗木品種種植、現代化特種水產養殖技術。”高瀾瑄說。如今,她經營的農莊已是林木成排,魚蝦肥美,2017年實現產值350萬元,凈利潤70多萬元,直接帶動了周邊農戶就業增收。在六合,像高瀾瑄一樣的“領頭雁”還有很多。馬鞍街道的貢述林成立了河王農機合作社,現有成員56名,2017年合作社盈余分紅達到20多萬元。

  對于像高瀾瑄一樣需要培訓的人,六合區做實“三農”服務,2018年舉辦各類職業農民培訓班36期4193人,開展職業農民資格認證,認定初級266人,認定中級6人,累計認定1203人。“通過培訓,先富頭腦再富腰包,培養出更多的致富帶頭人,*終讓所有人都富起來。”六合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實現共同富裕,讓農業主體共享發展紅利,六合區一方面積極構建“現代農業+富民”模式,以云廚1站等平臺為依托,幫助全區多家農業主體生產的產品進入該渠道銷售。另一方面,強化金融風險防范,全面完成15家農民資金專業合作社“轉籍”工作。持續做強集體經濟,全面開展鎮村組三級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在全市*家完成鎮級資產界定,*家完成清產核資區級驗收。實施省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其中1800萬元用于扶持9個經濟薄弱村發展農地股份合作社項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xhj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