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的盛江家庭農場,一位穿著時尚的中年女性,步履輕快地穿梭于16條跑道魚池之間,給塘里的加州鱸魚喂食。投餌結束,她拿出手機打開一個APP,查看魚塘的水溫、含氧量等數據,數百畝魚塘里的魚吃得好不好,“住”得舒不舒服,一目了然。
“養魚可以變得這么輕松體面,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這位養魚幾乎可以手不沾水的養殖戶,是盛江家庭農場的農場主盛素紅,她在菱湖鎮養魚已近30年。她介紹,以前養魚需要每天幾次挑著飼料和冰鮮魚,穿著套鞋往返泥濘的塘基之間給魚喂食;天熱的時候,還得在塘邊守夜,晚上每隔兩個小時就得查看魚塘含氧量,如果缺氧,就得立刻把水泵搬到塘邊增氧……
近年來,作為傳統淡水養殖產業強區,南潯區加快漁業養殖業轉型升級。如今,有“跑道養魚”之稱的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在盛江家庭農場“安家落戶”。
據介紹,“跑道養魚”的養殖密度大,因此風險相對傳統養殖方式也更高,需要實時掌握魚塘水質,定時給“跑道”增氧。如今不僅能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掌握整個魚塘水質的變化,實時監控魚塘情況,還可在家里遙控增氧機的開關,軟件后臺還有人24小時監控。
這套24小時物聯網實時監控系統由當地的浙江慶漁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塘底放有監測傳感器,魚塘邊的表箱連著遠在鎮上的監控中心,水溫、含氧量等信息可及時發送到漁民的手機上……“現在,我們真正做到了‘兩人通宵,千人睡覺’。”“慶漁堂”公司董事長沈杰說,他們的物聯網水質監控服務,不僅能把魚浮頭死亡率降到零,還可減少漁民深夜巡塘的強度,同時降低電耗15%以上,提升產量10%。
據了解,目前南潯大力推廣“物聯網+”智能漁業系統,目前已推廣應用1300余戶,實現“物聯網+漁業”覆蓋面積2萬畝,實現漁業規模化、標準化經營和數字化、自動化管理。
這樣的養殖方式,保證了魚的品質,也保證了產量。現在,盛素紅培養的加州鱸魚出塘價達每公斤36元,比市場價高出數倍,依然供不應求。在南潯,更多的養殖戶開始走上生態養魚的轉型發展之路。據了解,目前南潯已有260條養魚“跑道”。今年底前他們計劃完成建設300條,打造全國*的“跑道養魚”生產基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