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作為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一個歷史縮影,武漢40年來不斷創新實踐,不斷鑄就輝煌。從武漢農業農村改革五大階段歷程可以看出,每一個階段的改革,都是*思想大解放,都是向完成新舊產業的科學布局,滿足農民增收致富的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路徑成功轉軌。
*階段 為土地制度“解扣”
1978-1984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制階段。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鼓舞和指導下,武漢市逐步變革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把原有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逐漸調整為統一經營與分散經營、家庭經營相結合的聯產承包制,“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推開,使廣大農民成為相對獨立的生產者和經營者,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同時發揮集體統一經營、協調管理作用,加大生產服務力度,注重集體資產積累,走統分結合、以分為主的生產經營體制,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業生產力,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生產大發展。
第二階段 把農村經濟“搞活”
1985-1991年,改革農村流通領域統購派購制度階段。
1985年,中央一號文件制定了十項經濟政策,重點加快改革農產品統派統購,取消糧食、棉花統購,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的“雙軌制”,并逐步開放了水產品、水果、茶葉等農產品價格,提出了“絕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號召。武漢市以此為契機,深入貫徹中央文件要求,結合耕作制度改革,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堅持穩定發展糧棉油生產的基礎上,逐步調減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經濟作物種植規模,加快水產養殖業、畜牧業等的發展,實施“菜籃子”工程,改革農產品流通制度,大力發展多種經營。著力解決農產品流通領域渠道單一、流通不暢等問題,使市郊農村經濟由計劃經濟向發展商品經濟邁進。
第三階段 讓農業生產與市場“適配”
1992-2000年,探索發展市場農業階段。
黨的十四大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農業經濟全面發展,新一輪結構調整全面展開。這一階段,全市農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效益為中心,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切實轉變增長方式,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加快市場農業建設步伐,以全面開放糧棉油計劃為契機發展市場農業,使市郊農村經濟真正走上了市場經濟軌道。
第四階段 讓菜籃子一年四季“充盈”
2001-2012年,發展現代都市農業階段。
進入新世紀以后,武漢市委、市政府轉變農村發展觀念,加強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從建立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入手,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化、產業化戰略,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促進城鄉統籌和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全市農業的生產布局結構、技術結構、經濟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優化,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逐步轉變,一、二、三產業不斷融合,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農產品質量建設穩步提升,休閑觀光農業快速發展,農業管理能力不斷加強,農業經營機制不斷完善。
第五階段 讓城鄉融合共同“富裕”
2013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階段。
十八大以后,武漢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圍繞抓關鍵補短板,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扶貧等重點工作,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推進都市田園綜合體建設,大力實施“三鄉工程”,吸引市民下鄉租賃農民閑置房屋、能人返鄉創業、企業家到農村興辦企業。盤活了農村閑置資源,增加了農民收入,武漢的農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