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認證認可行業標準制定計劃項目(2016-RB091)新會陳皮、化橘紅、廣藿香、巴戟天道地藥材認證標準評審會在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召開。
評審會由國家認監委批準立項,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檢測認證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李大寧,廣東省中醫藥局副局長李梓廉,新會區副區長張斌,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中藥協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中醫科學院、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廣東省藥學會嶺南中草藥資源專業委員會等機構的專家和部門負責人近40余人出席會議。
新會陳皮認證標準通過專家評審
據了解,自2016年12月11日道地藥材認證規范(標準)起草工作在北京啟動以來,一批道地藥材先后通過了標準認證。中醫藥產業的種植、加工、倉儲等實現了全過程監管,既有效保護了品牌、提升了品牌形象,又有力推動了一批中醫藥企業規范管理,提升質量和效益。
評審會召開前,國家認證認可行業標準制定計劃項目(2016-RB091)新會陳皮、化橘紅、廣藿香、巴戟天道地藥材認證標準已經過了預研、申報、立項、研討等環節。
評審專家們經過討論,認為上述四項標準結合了相應的研究成果、國家相關標準和實際生產經驗,建立了道地藥材質量評價方法,生產過程管理規范,加工技術特點突出,注重產業鏈生產過程質量管理和溯源,體現了產業發展方向,基本符合《道地藥材產品認證規范》通則要求。專家組同意將上述標準根據本次會議意見修改完善后,作為首批道地藥材認證標準上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批后發布。
會議指出,道地藥材是中醫藥傳承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我國獨特并且具有戰略意義的寶貴資源,制定新會陳皮、巴戟天、化橘紅、廣藿香的道地藥材認證標準并實施,有助于加強道地藥材質量控制、種源保護、種植保護與品牌保護,提升嶺南中藥材的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對推動《廣東省嶺南中藥材保護條例》《廣東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實施,促進廣東省中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新寶堂致力發揚新會陳皮文化
評審會的舉辦地點——新寶堂,是一家有著110年歷史的“廣東*”企業,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陳皮制作技藝”傳承人單位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科技孵化基地、研發加工基地,也是本次《道地藥材產品認證規范——新會陳皮》制定的承擔單位。
評審會上,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柏忠就新會陳皮的道地藥材認證標準編制工作進行了詳細匯報。對于新寶堂作為《道地藥材產品認證規范——新會陳皮》制定的承擔單位,陳柏忠表示非常榮幸,他說:“新會陳皮是道地的傳統中藥材,在新會種柑取皮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認證標準的制定對保護新會陳皮的品質和特色,提升新會陳皮產業價值,規范、保護新會陳皮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我們會繼續堅守新會陳皮制作技藝,將新會陳皮非遺文化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在傳承的路上不斷前行,努力推動新會陳皮道地藥材文化的大發展。”
身為百年陳皮*“新寶堂”第四代*的陳柏忠,時刻銘記作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陳皮制作技藝”傳承人的責任,在傳承與保護新會陳皮文化上,從來都是不遺余力。
早在2007年,陳柏忠便開始邀請高校及科研單位加入陳皮科研工作。時至今日,新寶堂已與中國藥科大學、臺灣南臺科技大學、五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中山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廣東省中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以及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臺灣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亞洲乳酸菌協會會長、腸道專家蔡英杰等進行產學研合作。
在新會陳皮的年限與成分變化、產地與成分變化、成分與醫藥應用、臨床應用、新會柑綜合利用等領域,新寶堂持續深耕,10年間取得30多項研究成果。其科研團隊針對廣陳皮(新會陳皮)開展基礎與應用研究,發表相關SCI國際期刊論文7篇、國內研究論文20篇,主持廣陳皮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省級自然基金項目等9項,申請發明專利6項,負責起草的陳皮藥材質量標準,被美國藥典收錄。在道地藥材廣陳皮化學成分與藥理活性研究、道地藥材廣陳皮天然產物活性成分、提取物及其質量控制研究等方面均有突出成績。
為新會陳皮注入時代新內涵
隨著新會陳皮產業的迅猛發展,新會柑“取皮棄肉”,導致每年約有數萬噸新會柑肉被丟棄,造成污染環境、破壞土壤等問題。對此,陳柏忠覺得有責任擔負起柑肉開發的重任:“傳承固然重要,但新會陳皮的發展也要適應時代的需求。我們要挖掘新會陳皮的藥文化和養生功能,并通過技術革新,將這些功能轉化為產品,提高陳皮的附屬價值,不斷為新會陳皮注入時代新內涵。”
2016年1月,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新寶堂與臺灣南臺科技大學共建“酵素研發中心”。
2017年,新寶堂攜手臺灣*生物專家“乳酸菌之父”蔡英杰,并成立“新會柑酵素研發中心”“新寶堂腸道益生菌研發中心”,與廣東省中醫院共同建設的“新會陳皮保健食品研發中心”也掛牌成立。這一年,成為新會陳皮產業向醫藥和保健食品方向發展的里程碑。
2017年12月1日,新會陳皮酵素產品正式面世。這款產品結合了新會柑果肉、新會陳皮、益生菌,加上枸杞子、山楂、黃精等藥材,經過720天發酵而成,無添加劑、無防腐劑、無人工色素、無人工香精、無添加水,每一滴都是以新會柑果汁作母液熬合而成,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廣州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和江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新寶堂新會陳皮酵素產品同時富含“粗多糖”和“總黃酮”,這樣的健康食品目前在國內尚屬罕見。
2018年6月20日,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承辦單位,與中山大學、廣州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共同開展“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廣陳皮生態種植基地與產地加工技術示范”。
9月1日,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技術合作單位”掛牌,陳皮酵素的醫院臨床應用研究啟動。
12月6日,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共建“生物發酵研究基地”掛牌。
未來,新寶堂將繼續聯合國內外高等院校推進產學研發展:在產業發展上,更積極投入新會柑酵素產品開發;在技術上,整合各方資源打造生物科技與循環經濟的新模式;在文化上,以“文化體驗+科研基地+生產線+互聯網+旅游”模式拓展新會陳皮產業鏈,發展大健康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