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浙江省衢州市開化村集體已經賣了兩批清水魚,每公斤收購價40元,賣了3000多公斤。”近日,在浙江衢州開化縣何田鄉高升村,村支書張順良高興地說,這尾清水魚可以說是“幫扶魚”,現在開化村集體15個“精品魚塘”,是在聯系單位開化縣委政法委的幫助下建成的。
高升村地處偏遠,距離開化縣城約45公里,8個自然村分散坐落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里,農戶270多戶、800多人?,F有耕地631畝,林地11773畝。
受限于地理環境、交通等各方面因素,該村長期以來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是典型的集體經濟空殼村和低收入集中村。2016年以來,開化縣委政法委將聯系村扶貧攻堅作為“兩學一做”實踐的主戰場,主動作為,*發力,真聯實扶推動聯系村發展。
“我們村水資源豐富,一直利用古法坑塘養清水魚,家家有魚塘,村民養魚主要以滿足自家吃魚為主,多出來的才會賣掉。”張順良介紹,自從與開化縣委政法委結親后,村里積極爭取縣水產協會、鄉清水魚協會的支持,漸漸摸索出一條“農戶+基地+協會+銷售”的生產模式。在“親家”幫扶下,村里整合10萬元資金,將低效的村集體土地開發為高標準的養殖場,培育集體“精品魚塘”15個,帶動農戶發展魚塘120余個。既治水,又造景,更增收,為村集體經濟注入活力。去年,高升村經營性集體收入實現“零突破”,達到5.04萬元;人均收入13750元,增幅11.5%。
開化縣委政法委還邀請浙江大學、中國水稻研究所等單位的多位農業技術專家,到高升村實地踏勘指導、制定創意農業開發計劃,提供優質稻種,助力高升村發展創意農業。“今年5月,村集體種了30畝彩色水稻,已經在10月初收割了。”張順良告訴記者,彩色水稻種在梯田,是按照生態水稻來管理的,畝產約250多公斤。“這優質的水稻加工成大米,每斤賣60元的高價。”
高升村的村民不僅養魚,還種植高山辣椒。由于海拔高,濕度及晝夜溫差大,這里的辣椒在省內頗具名氣。“全村種辣椒300多畝,畝產有2500公斤。”張順良說,農戶一般把辣椒運到開化縣城賣,七八月份一公斤賣6元左右,10月份每公斤可賣12元。
今年,浙江大學應用生物科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吳殿星教授工作站在高升村落戶。“村集體的清水魚,就是吳教授指導我們讓魚吃辣椒、吃脆稻的。”張順良介紹,以前村民養魚,也會把蟲吃過的辣椒扔進魚塘喂魚。為了讓清水魚有新的飼料,吳教授跟他的團隊還特地為高升村選育了脆稻的品種。這個脆稻只需輕輕用力就能將稻稈折斷。草魚吃起脆稻來,只需要咬住,猛甩一下頭,稻稈就能斷掉,便于草魚進食。“村里種了2畝脆稻,*喂清水魚*,有時喂脆稻,有時喂青草。”他說,今年村里的魚塘收入估計超過2萬元。加上彩色水稻的收入,30畝辣椒的收入,還有土地復墾等項目建設,村集體收入將大大超過去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