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以農業綜合開發為抓手,創新思路、主動作為,持續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大力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步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隆冬時節,走進徽州區巖寺鎮石崗村,村口一個個大棚整齊劃一地排列著。大棚內,暖意融融,一顆顆泛紅的草莓從葉蔓中探出頭來,生機盎然。“我種植了8畝大棚草莓,是從擇樹那里轉場過來種植的,現在這里土地條件好,交通又方便,我便多種了3畝。”正在給大棚通風的村民方正華對筆者說。據介紹,以前石崗村村口這一片是拋荒地,經過一年的農開發項目的實施,如今已變成了高標準基本農田,過去的低產田成了“香餑餑”,目前已發展大棚草莓種植面積30畝,草莓成為石崗村的新興特色產業。
土地是解決農民脫貧致富的“硬件”。近年來,徽州區農發辦積極轉變思路,堅持把項目開發作為強農惠農的重要舉措,*發力,推進土地治理項目和產業化發展項目建設,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據統計,近三年來,徽州區投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3569萬元,通過集中連片、規模開發,建成路網、水網、林網、電網、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1.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平方公里。同時,大力扶持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集約化經營和產業化發展,不斷提高農業種植效益。
徽州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讓低效土地變成良田沃土,吸引了區內眾多企業、能人、大戶參與土地流轉,實現特色產業和傳統農業的規模經營。不僅如此,還引來區外客商,大手筆開展區域化、規?;鬓D土地,發展“農業+”新模式、新業態,推動農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連日來,呈坎鎮汪村東邊坑灌排渠180米的尾渠正在加快建設,且按要求被做成彎月亮形,護塝呈三個階梯形式。“這里將打造一個水景觀,彎曲的渠道內環將開挖一個小湖,護塝階梯上種植花草,成為我們民宿的一部分。”黃山又園文化旅游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姚霄說,“春節前,我們還要建一條休閑步道,將汪村的桂花基地和覆盆子基地連接起來。”據了解,該公司由北京客商創辦,2017年看中汪村東邊坑這一片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毗鄰呈坎古村落景區的優勢,計劃投資8000萬元,建設一個高端休閑基地,其中一期新建一個占地10畝的“又園”民宿。同樣,在潛口鎮東山村,前兩年,浙江客商看中該村改造后的山泉片農田,流轉土地面積300畝,初步建起了集生態農業、鄉村旅游、農耕文化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成為徽州區農業轉型升級的新亮點。
農業綜合開發,重在開發上水平,體現的是綜合效益?;罩輩^農業綜合開發按照強基礎、增效益、創*的要求,積極探索出農業綜合開發與產業項目融合推進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