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半百來創業,干得還是土里吧唧的農業。當時,很多人都說這涂金玉是傻了吧??扇陼r間過去,涂金玉還真是干出了名堂,成了浙江省安吉縣境內小有名氣的養蝦能手,到處有人請他傳經送寶。前不久,老涂*試養的澳洲淡水小龍蝦起捕。沒想到,又是個“開門紅”,5畝大小的蝦塘,產值*多可達十幾萬元。
涂金玉是安吉縣梅溪鎮華光村人,頭腦活絡的他,早年卸去“村長”崗位后,開始外出承包市政工程。年景好的時候,一個工程毛收入就有七八十萬元。盡管吃穿不愁,但老涂總想著回老家干點啥。2015年,他瞄準了一塊地。
論區位,涂金玉挑的地兒,三面環水,一面臨山,算是風水寶地,但由于地勢低洼,十年九澇,久而久之便成了荒灘,雜草叢生。這么個位置,拿來做甚?別人不得其解,涂金玉胸有成竹,他準備養殖小龍蝦。
涂金玉先是流轉了50多畝土地搞試驗,還專門去湖北、江蘇取經,引進當地的蝦苗、技術。“養蝦看似簡單,里面的門道卻十足,打新水、喂水草、消毒、防疫,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老涂說。
涂金玉天天守著塘,生怕有所差池。*后,四口蝦塘除了一口因為消毒不到位,損失了1萬多塊錢,剩余三口都是大豐收,賺頭還算不錯。技術這一關,老涂算是登堂入室??伤傋聊ヒ患拢涸趺礃硬拍苡兴鶆撔?,做出特色?
涂金玉準備從龍蝦的飼料和尾水做文章。過去,龍蝦吃飼料,雖然長得快,但總會出現“五月魔咒”,稍不留意就會出病害。老涂改為將水草作為天然飼料,再輔以螺螄、河蚌等,既能提供大量營養,還能提供隱蔽、棲息場所,生長速度慢了些,可成本降了,品質高了。
對尾水,涂金玉則采取循環法。300多畝的農場里,180畝是蝦塘,剩下都是生態溝渠、沉淀池、曝氣池、凈化池等。而*具特色的就是稻蝦共生,記者看到,有幾個蝦塘中間高、四周低,高處種稻,低處養蝦,共生共養。所產的稻米和龍蝦,*都是綠色產品。
涂金玉算了一下,一個蝦塘養兩季,不種稻子的話,龍蝦產量是高,但種上一季稻子后,只要稻谷能賣到2元/斤以上,就能彌補龍蝦產量下降帶來的損失,如果單價能賣到5元以上,則增收明顯,很有賺頭。
試驗成功后,涂金玉準備擴大稻蝦共作的面積。不過,老涂并不打算擴張太大,他計劃以“農戶+訂單”的形式,發動周邊農戶一起養,自己提供蝦苗、技術和標準,再予以高價收購。記者了解到,現在已有10余戶養殖戶組團經營。
接下來,涂金玉更想做的是,將現有的草灘家庭農場融入更多休閑、體驗、餐飲等三產服務業,通過農旅融合,一方面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另一方面,拉長產業鏈,有更多的效益。他還準備打品牌、走網商,將農場做成“小而美”的典范。
涂金玉的探索,引起了安吉縣農業局的高度關注。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安吉漁業養殖尾水治理完工面積達7500多畝,通過調整傳統養殖結構,探索生態綜合種養模式,推廣循環水養殖跑道,當地漁業不僅更加綠色環保,也更加智能高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