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山東:科技翅膀助力農業騰飛
山東:科技翅膀助力農業騰飛
農業網   時間:2019/1/4 11:17:00  來源:大眾日報  閱讀數:379

  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并召開座談會,提出“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到山東考察,寄語山東“要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扛起農業大省責任,全力做好‘三農’工作,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并再次強調“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讓農業借助科技的翅膀騰飛起來”。

  5年來,山東省農科院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以實施鄉村振興科技引領計劃為總抓手,緊抓山東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交出了一張亮眼答卷: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78項;通過國家或省級審(鑒)定新品種180個,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81項,取得植物新品種權98個;實現院士零的突破,*成果獎勵、國家產業體系崗位專家和試驗站站長、農業農村部專業性實驗室和實驗站數量位居全國省級農科院前列,省產業體系首席專家數量居全省農科教單位首位。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成果寫進豐收里

  2018年12月30日,天氣晴冷。正值元旦假期,一年即將收尾,可山東省農科院的試驗基地里,還不時有人到田間仔細查看。農業要看天管理,經驗再豐富的農業專家,也不能離開土地。現在,山東小麥已進入越冬期,可小麥專家們卻閑不著,為了給生產實踐*及時的指導、建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栽培崗位專家、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王法宏不僅時常查看濟南試驗基地的小麥苗情、土壤墑情,還隨時關注著省內各地的天氣變化、田間情況。

  為什么要搞科研,為誰搞科研?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周林說:“省農科院就是要以全省農民為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懂兩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寫進豐收里。”5年來,山東省農科院有27個品種和38項技術被列為國家或省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以王法宏為代表的省農科院專家們,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在農村進行科技服務和指導,每年組織培訓農民超過1萬名。

  保障糧食安全是農業生產的首要任務。“濟麥22”是省農科院育成的明星小麥品種,今年夏收面積達到1688萬畝,連續9年蟬聯全國秋播*大小麥品種,全國累計推廣種植達2.7億畝。令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小麥專家趙振東自豪的不僅僅是“濟麥22”,近年來,以優質強筋、抗旱節水為育種目標持續攻關,省農科院又先后育成5個優質小麥新品種。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為了幫助農民朋友更好把握農業生產的關鍵節點,省農科院每年春天舉辦“科技服務(扶貧)月”,秋天舉辦“科技開放周”,在春秋兩季的兩個月里,所有的科研平臺和140多處科技示范基地全面開放,集中舉辦上百場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現場觀摩,已成為省農科院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招牌活動。

  科研創新接地氣

  科技攻關大協作

  2018年11月27日,在山東省農科院創新大樓,省政府與中國農科院簽訂“推進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合作協議,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鄒城市政府簽訂“整建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合作協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省農科院并召開座談會五周年的日子,省農科院選擇以實際行動來紀念、匯報。

  創新沒有邊界。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面助力鄉村振興,首先要強化頂層設計,*范圍內集聚國際國內優勢農科資源,共同研發、推廣先進農業科技。省農科院院長萬書波說,2016年,在省財政支持下,省農科院啟動實施全國*省級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實現科研創新“接地氣”、科技攻關“大協作”、科技成果“集成化”。科技支撐農業產業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推動山東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3.2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

  在創新工程引領下,圍繞集聚*科技資源,省農科院于2017年與中國農科院啟動戰略合作,撬動國家科技資源共同解決山東農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圍繞集聚國際資源,搭建了“一帶一路”國際農業科技高層論壇、中韓現代農業研討會、中亞五國農業科技高層論壇等交流平臺,已與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合作關系,緊密跟蹤國際前沿深挖創新潛力,打造農業科技合作新格局。

  科技創新支撐農業農村發展

  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自2014年起,省農科院先后啟動了強院建設提升工程、騰飛行動、農業科技創新工程、鄉村振興科技引領計劃,堅持問題導向,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技術成果,科技支撐農業農村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一畝蔬菜大棚,放上一箱熊蜂,就解決了激素蘸花授粉問題,再掛上幾張小蜂卡,就治住了讓人頭疼的小白蛾子,比以前打農藥的效果還好,小番茄的口味也更好了,能賣到15塊錢一斤。”說起省農科院的以蟲治蟲、熊蜂授粉技術,濟南南部山區采摘園種植戶刁京福直豎大拇指。圍繞農業的綠色、生態、安全,省農科院建成了國內品種*全、工廠化繁育技術*先進的天敵與授粉昆蟲研發中心,兩年間示范推廣了3萬余畝,畝均減少農藥1公斤;首創工廠化農牧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年處理利用蔬菜秸稈50萬-80萬噸、畜禽糞污20萬-25萬噸;成功研發農藥殘留快速篩查質譜移動平臺,實現現場快速準確檢測,為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道路上,省農科院將繼續擔當奮斗,書寫新的創新篇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