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黑龍江:“金豆娘娘”和她的“東生7號”
黑龍江:“金豆娘娘”和她的“東生7號”
農業網   時間:2019/1/6 9:1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閱讀數:383

  “2018年,我家種了300畝地的‘東生7號’,畝產量400余斤,比之前種別的品種每畝多產100多斤!”海倫市豐山鄉豐太村村民姜朝輝手里搓著新豆子,高興地和記者說起今年的收成。

  姜朝輝是豐太村的村黨支部書記。他說:“*近幾年農民種大豆的積極性不高,但是自從‘東生’系列品種在當地推廣以來,村民們開始試著種,產量逐年增高,現在村里人完全認可了‘東生’系列大豆品種。”

  記者在省業農村廳了解到,目前“東生”系列大豆品種在我省累計推廣超過5000萬畝,增產大豆逾20億斤,為農民增加經濟效益逾40億元。

  “東生”系列品種的培育成功,離不開一個被海倫當地農民譽為“金豆娘娘”的人,她叫李艷華。

  李艷華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研究員,李艷華團隊經二十余年大豆常規育種,培育出高產、高油、抗倒伏、高抗多種疾病的“東生”系列品種。

  “我家幾代人都以種植大豆為生,我從小對大豆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帶領團隊研究‘東生’系列大豆種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培育出適合東北高寒地區,產量高、品種好的豆子。”記者看到李艷華的時候,她正在詢問農民新品種大豆的種植情況。

  “東生7號”的研發地便是我國重要的大豆生產和出口基地、有著“優質大豆之鄉”稱號的海倫市。目前,海倫市主要種植的大豆品種便是2012年審定通過的“東生7號”,該品種的種植區域主要在第三積溫帶,我省黑河、嫩江等地均有種植。記者手里的“東生7號”種子,外形呈圓形,色澤金黃明亮,粒大飽滿,種臍為黃色,百粒重20克左右。

  據李艷華介紹,“東生7號”品種的蛋白質含量40.67%,脂肪含量21.11%,適合制作高端豆制品。目前,全國有60余所豆制品廠用“東生7號”制作豆皮、千張、腐竹等。李艷華說:“‘東生7號’制作的豆制品,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還可以使豆制品色澤鮮亮、韌性充足,加工成豆漿味道醇香、口感甘甜,深受廣大糧商歡迎,其豆制品已經出口到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地。”

  海倫市龍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平介紹:“為了提升大豆制品的內在品質和外在口感,我們用很多大豆品種做嘗試,經過對比,‘東生7號’品種完全能滿足我們生產高質量豆粉的要求。‘東生7號’顆粒大,蛋白質質量非常高,制作出來的豆粉富含營養、口感香甜。目前,以‘東生7號’為原料加工的豆粉,60%供應給了‘永和豆漿’,剩下40%用來生產自己的品牌產品,市場銷量逐年增加,未來前景可觀。”

  海倫市海倫鎮建成村村民趙成軍說,當地村民之所以鐘愛“東生7號”,是因為這個品種在種植階段比普通的大豆抗倒伏、抗病性強,基本保證穩產,在市場上的收購價格也高于其他豆子。據了解,目前海倫當地的“東生7號”普遍的收購價格在每斤1.94元~1.945元。龍海食品有限公司對于貧困豆農會給予照顧,秋后收購價格會增加到每斤1.955元。

  在李艷華的研發基地看到,多年來,李艷華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目前培育的“東升”系列審定已到10號,而沒審定的“東生17號”等品種經過試種,效果也十分理想。當地百姓十分期待新品種的審定和推廣。李艷華說:“育種工作是非??菰锏?,我們從培育*個品種到品種審定通過,大概需要十多年時間。下一步想把‘東生7號’繼續提純。一想到農民用我們培育的豆種能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還增加了收入,我們就干勁十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ishiyu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