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臺州市松門鎮礁山港內,“嶺松港輔001”、“嶺松港輔002”字樣的小型船舶,整齊地停靠在松寨碼頭邊。除了有船名號外,這些船只的船亭都被涂成了白色,船名號的上方還安裝起了號燈。該鎮159艘小型船舶自從納入臺州市海興漁業有限公司的規范管理后,船工和乘客都有了保險,海上交通運輸也更加安全。這是臺州市聯合清剿“三無”船舶行動中,對小型船舶實行納規管理的一項舉措。
近年來,臺州市海洋休閑旅游日趨興旺,因“三無”船舶引發的安全事故也在不斷增多,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也給臺州的“平安建設”造成了很大影響。
今年4月份,該市直面難點問題,率先在浙江省開啟了“三無”船舶綜合治理、長效管理的探索實踐之路。
在專項行動中,各涉海部門特別是海洋漁業、海警、港航、公安、邊防等緊密合作、常態協作,形成市級“一周一聯合”和縣級“一周多聯合”的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實現各地各部門執法力量共用、違法信息共享、執法權限互補、后期處置協同的聯合治理模式,形成了嚴抓嚴管嚴打的高壓態勢。路橋區率先在全市成立區鎮聯建海上指揮中心,有效加強了敏感水域違規研判干預等能力,實現了水上事故的零發生。
作為專項行動的一支重要參戰力量,臺州海事局則以主力船艇“海巡0750”作為聯合執法母艦,24小時不間斷海上動態游弋和駐點值守,對臺州沿海“三無”船舶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局里還以金鷹青年突擊隊為尖刀,扎根現場,實施“7+黑”全天候監管,并開展“清晨趁潮”和“夜間抽查”巡航,目前頭門過駁作業“三無”船舶絕跡,有效推動過駁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在深化清剿的同時,針對實際生產生活需要船舶,各縣(市、區)政府以人民需求為出發點,積極開展船舶的納規管理。溫嶺市把釣魚船(艇)、海島交通船、休閑摩托艇、港內交通船(過界船)等統一劃入小型船舶范,出臺《沿海小型船舶納規管理暫行辦法》和《養殖船舶管理暫行規定》,并率先在臺州市將小型船舶納入公司化運營,實行組織化、規范化管理,小型船舶發生的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同比下降50%、30%。三門縣目前已納規船只728艘,基本實現了全部納規。路橋區則針對不同類型的納規船舶,采取分類涂色辦法,對船只進行管理。
據統計,在這次專項行動中,全市共出動執法船艇2756艘次,執法人員2.51萬人次,查獲各類“三無”船舶1255艘,拆解1017艘,立案2043起。其中,玉環市已累計查獲“三無”船舶338艘,清繳數量全臺州*多、清繳效率全臺州*,水上安全形勢明顯好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