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廣西:種一片油茶林富裕一個家
廣西:種一片油茶林富裕一個家
農業網   時間:2019/1/9 10:51:00  來源:防城港日報  閱讀數:465

  “我們這樣一株山油茶苗,在歐美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重要的是,油茶盛產期長,只要撫育管護得好,自第四年投產后,可有連續30年以上的盛產期。可以說,種一片油茶林富裕一個家。這是一條十分適合我們十萬大山山村脫貧致富,且能吸引勞力回流主事、構建和諧幸福鄉村的好路子。”近日,廣西藝高林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紹添,樂呵呵地向記者講起了與農戶共同發展山油茶種植的故事。

  近年來,防城港市十萬大山腹地面臨著一個窘境——山林無人經營。謝紹添說,受信息斷層等因素影響,農村勞動力大都進城務工,只剩老小病弱留守村里。留在村里的人除了種點果蔬自食,其他生活開銷大都依賴家庭勞力進城務工收入補貼,山上曾被當地人譽為“搖錢樹”的八角、肉桂林也淪為了“野”樹。這種離散式的生活狀態,大多只能糊口,在市場用工情況不好時甚至連日常開銷都難,更別說脫貧致富,而且還給學齡子女的管護、教育等帶來諸多問題。

  這一境況,謝紹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說,習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山里的許多農戶卻空守著一大片山林不會利用,著實可惜。為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農村林業產業的發展道路,謝紹添與廣西林科院專家多次奔赴區內外油茶種植區調研。經過對土壤土質、光照、降雨、氣溫等一系列數據的研究、論證,他們認為,十萬大山腹地山區適合發展山油茶產業,且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遂決定與農戶合作,采取“公司+農戶+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等產銷一條龍的模式進行經營。

  防城區大菉鎮百里村唐上其夫婦,是較早加入種植山油茶行列的農戶。唐上其家有20多畝林地,以前沒有種植概念,守著“金山”而不自知。看著別人從事建筑工賺錢,他就跟著出門務工去了。隨著年紀增長,做建筑工有點力不從心,唐上其想起了被自己“荒廢”的那片山林,希望讓“金山”產金。當他知道謝紹添正在發展山油茶種植,便找上門尋求合作。

  2017年初,唐上其加入與藝高公司合作的防城區六茂永晉種養專業合作社,入股16畝山林發展山油茶種植。唐上其說:“我們的合作模式是我負責提供山林,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全部都交給公司,包括前期的清理山林、開防火帶等,都不需要我們或者合作社再出一分錢。三年后進入試花期了,公司又把山林交還給我們管護,所有收成歸我們。”

  謝紹添補充到,他們實行的合作模式是根據農村勞力不足、資金困難、技術薄弱等特點推出的代種代管種植、合作種植。到了成林試花后,再交還農戶、合作社接續管護、撫育,收成歸農戶、合作社所有,公司負責按市場價收購茶果。謝紹添認為,采取這種合作方式,減輕了農戶的負擔,且利于提高油茶產業發展的組織化、集約化經營水平。

  謝紹添說,像唐上其這種有勞動力的合作社成員,公司會優先聘請他們務工。以唐上其為例,閑暇時根據要求管護或種植山林,公司還會給他結算工錢,一年下來也有一萬多元的收入。

  記者了解到,藝高公司發展的山油茶是經改良培育的良種山油茶,畝產出油率達40公斤以上。良種油茶屬小喬木,成樹不高,老幼婦孺都可方便采摘茶果,或是在地上撿拾茶籽,可充分使用家庭勞動力,使得所有家庭成員都可能成為項目的有效勞動力,都能獲得收入。據測算,一個勞力可管護、撫育20畝良種油茶,亦可一家老少齊上陣,年純收入達6萬元以上。

  這種合作模式受到了農戶的普遍歡迎。如今藝高公司已在防城區大菉鎮百里村開展推廣種植山油茶300畝,同時在那良鎮建設了一個1200畝良種山油茶示范區,聘請附近工人70人。

  看著周圍越來越多農戶加入合作社,防城區大菉鎮百里村唐國盛也申請入股8畝山林。唐國盛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上有高齡老母,下有年幼孩童,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他一人身上。但由于他身有殘疾,每月收入不高,生活很貧困。看著這8畝的山油茶苗,唐國盛擱在心里的大石頭落了一半。

  2018年7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防城港市油茶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至2020年,實現全市油茶新造林面積15.0萬畝。這一計劃的出臺,更加堅定了謝紹添走發展油茶產業的信心。他表示,下一步將著力建設集油茶育苗、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產業基地,同時加強與部門的深度合作,促進形成林業企業爭搶入駐、合作社主動參與、林農積極種植的發展態勢,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努力將油茶產業打造成為防城港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