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冬日的山村還未完全放亮,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白廟鄉茅埡村貧困戶、脫貧攻堅中藥材產業園管理員張秀美就抗起鋤頭進了園區。剛剛下苗的金銀花,是村里新引進的金銀花新品種,花期長花朵多收益好。作為村里*批中藥材種植受助戶,張秀美獲得了1000元的金銀花種植補助。預計明年底,茅埡村30畝享受補助的金銀花將全面投產,僅金銀花的經濟效益就將超20萬。
茅埡村地處山地,土地量少、貧瘠,常年缺水,是出名的“旱壩子”,貧困現象異常突出。近日,茅埡村與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聯合成立脫貧攻堅中藥材產業園,參與農戶九成是當地貧困戶。今年起,產業園的金銀花種植戶每戶將獲得1000元補助。
“村里為我們統一引進金銀花新品種‘一把抓’,花期長、花朵多、采摘方便,特備適合留守在村里年紀大的人種植。我對以后發展信心滿滿,鄉村振興政策太好了!”金銀花種植戶張秀美算了一筆賬,今年栽種300多株,每畝能有7000元收益。和張秀美同樣感覺溫暖的,還有中藥材產業園其他15戶中藥材種植專業戶。
“扶貧不是養懶漢,我們只幫扶那些能夠通過自身努力發展起來的貧困群眾。”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團委書記陳柯宇說,通過精細化產業扶貧,對當地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帶動更多村民脫貧致富。為了保證金銀花能順利運出去,工友們還為園區以及村里修建道路等基礎設置,進行滴灌等配套設施建設。
除了金銀花,茅埡村一直還有種植丹參、白蠟的傳統。白廟鄉書記劉映德介紹,發展中藥材產業有效避開了各地產業發展同質化的現象。截至目前,茅埡村已栽植白蠟樹500畝,丹參200畝,金銀花100畝,一年中藥材產值近130萬。
這些中藥材銷路如何保證?茅埡村*書記潘嘉文告訴記者,中建二局等企業將收購產業園的金銀花藥材,同時,該村和2家藥業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定向為企業提供原材料,企業定點收購茅埡村的產品。通過整合各類補貼,政府給予公司一定補助,要求公司每年按照保底價收購產品,避免市場波動對農戶收益帶來損失,從而實現產業發展的穩定收益。
據悉,通過發展精細化產業,2017年,茅埡村實現丹參產值70余萬元,白蠟產值50余萬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2018年實現貧困村摘“帽”。接下來,該村將通過積極“借力”中藥材產業,實現當地村民收入可持續增長,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