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歲的張振軍,是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五里牌鎮太平村一位殘疾人,樸實的衣著中透露出其憨厚本色。雖然罹患殘疾,但他敢想敢干,在政府的支持下,依靠養藏香豬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張振軍創業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人生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有智慧,就能創造生活的奇跡!”他說道,我養豬這條路算是走對了!收獲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還有一個殘疾人自身價值。
張振軍為人直爽,與他交淡時雙眸撲閃著睿智的神情。他說3歲那年冬天,自己因病打瞌睡,烤火時不慎掉入火堆里,除了被燒得面目全非,左手還落下終身殘疾。小學沒有畢業,就輟學在家。
命運坎坷的他為了謀生,看過牛,筑過水庫、搞過副業、養過雞鴨……后來就承包荒山種起樹林,風風雨雨,一干就是50多年,卻沒有得到可觀收入,僅能養家糊口。
2010年初,他無意間看到了中央七套三農頻道的致富經欄目,那天剛好介紹如何飼養藏香豬,便萌生了養豬的沖動。他認為本村就擁有*的養殖藏香豬條件。
當天,他讓兒子在網上查找飼養藏香豬的資料:得知藏香豬又名“人參豬”,是西藏林芝地區特有的一種古老畜種,適合野外散養,肉質鮮嫩,味道香濃,油而不膩,符合現代人的肉食選擇標準,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說干就干,次日,張振軍就聯系遠在西藏當兵的侄兒,讓其幫忙買一公一母兩頭藏香種豬運回湖南郴州。因不熟悉藏香豬的習性,其中一頭母豬不久就夭折了。
張振軍沒氣餒,雖然經濟拮據,他咬牙找親朋借錢,又買了4頭母豬,在村里流轉90多畝山林實行放養。
小學都未畢業的他為了養好藏香豬,參加了當地殘聯針對殘疾人舉辦的實用養殖技術培訓,每天捧著有關養豬方面的書籍認真地研讀。不僅如此,他還養成了看電視的習慣,通過農業頻道播放的養豬欄目學習如何養豬。通過不斷摸索和學習,他飼養的種豬慢慢適應了環境,并開始繁殖,規模越來越大。
2011年豬肉開始慢慢漲價了,郴州市場上的藏香豬肉漲到28元一斤,他養的50多頭豬不久銷售一空,凈賺10多萬元。
“人家的豬是關在豬圈里養,我是把豬放在外面養,人家放牛,我放豬!”張振軍風趣地說。
年復一年,像滾雪球似的,他的藏香豬養殖場規模越做越大,如今年養殖藏香豬達到了3000多頭。
張振軍把養豬當成事業,口袋也慢慢鼓了起來,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此外,在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他的養殖場還安置了其他13名殘疾人就業,帶領更多的殘疾人一起發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