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6箱10斤裝單只4兩以上的牡蠣送親友,再來4箱小一點的自家煲湯喝。”日前,在山東省乳山市銀灘定居的廣州人常嬌說,廣東也有牡蠣,他們一般稱作“生蠔”,但自打嘗過了乳山的牡蠣,每逢過節回鄉,親友們都會指定要乳山牡蠣作伴手禮。
“乳山牡蠣外殼形狀規則,通體色澤金黃,蠣肉飽滿緊致,鮮嫩中帶有一絲甘甜。不但顏值高,口感也是一等,深受高端消費群體喜愛。”在乳山市海陽所鎮西黃島村的養殖基地,來自北京的訂購商劉宇信和養殖戶洽談“金牡蠣”供貨事宜,通體金黃的牡蠣新品種成為市場新寵。
近年來,為推進牡蠣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乳山與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所、中國海洋大學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合作,不斷優化升級牡蠣品種,改善養殖結構,重點引進推廣了三倍體牡蠣、選育了“海大1號”“海大2號”“金牡蠣”等新品種,提高乳山牡蠣品質,搶占高端消費市場。
“三倍體牡蠣可以全年生長,而且個頭更大,肉質更肥美,大的能長到成人手掌這么長,基本都是論只賣,一只新品種牡蠣抵得上普通牡蠣一斤的價錢。”乳山潤豐牡蠣養殖合作社社長王志剛說,新品種三倍體牡蠣較普通牡蠣生長速度可以提高30%,單體價格能賣到幾十元。
“與野生牡蠣的生長條件一樣,乳山牡蠣靠濾食微藻等天然餌料生長。乳山海域潮流通暢,90%以上養殖海區達到國家一類海水標準,是國際上*適宜牡蠣生長的生態海區之一。”乳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說,乳山牡蠣不僅具備個頭大、肥滿度高等特點,而且每100克牡蠣肉中含有的蛋白質、脂肪、鋅、鐵、硒、銅等,均優于其他地區產品。
如今,乳山牡蠣不但紅遍了大江南北,還走出了國門。“我們是全球*獲得BAP標準的貝類加工企業,生產的芝士焗牡蠣、蒜蓉粉絲蠔等系列牡蠣加工產品可以直接進入北美市場進行銷售。”乳山華信食品公司負責人周偉說。
為了做大做強牡蠣產業,乳山以“牡蠣+”融合文化旅游,打好牡蠣特色牌。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開發以牡蠣為特色的美食旅游項目,推出牡蠣宴,布局精品旅游線路,以美食名片和旅游目的地推動牡蠣產業與休閑旅游融合發展。
乳山深挖牡蠣文化內涵,將牡蠣與母愛城市文化名片融合,在每年牡蠣大批量上市時,借助牡蠣文化節、牡蠣爭霸賽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賽事,提升乳山牡蠣知名度。同時,乳山還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啟動了牡蠣小鎮規劃,通過深入融合牡蠣產業、特色旅游、城市文化、休閑養生等元素,真正讓乳山牡蠣成為一張“金名片”。
在品牌保護方面,乳山制定了牡蠣保護十條意見,構建了全國*牡蠣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采用多媒體數碼防偽查詢技術,給每一件牡蠣產品都設定*的防偽標簽,銷售者通過手機等設備掃描二維碼,便可獲取養殖企業名稱、出貨捕撈時間、規格等牡蠣身份信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跟蹤、責任可認定的全流程追溯體系。
乳山還以成箱包裝的鮮食牡蠣為主要對象,以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為抓手,從養殖、包裝、流通、銷售、食用等各環節入手,切實維護乳山牡蠣品牌聲譽。通過推廣牡蠣電商銷售模式,建設牡蠣電商銷售示范基地,舉辦牡蠣電商銷售新模式培訓班,目前乳山牡蠣銷售范圍通達全國各地,全市年電商銷售牡蠣達1.5億斤,銷售額在15億元以上。
從以往的“論堆賣”到現在的“論個賣”,從本地自給自足到“*”供不應求,從名不見經傳的海產“土貨”到享譽國內外的生鮮“大咖”……短短幾年時間,憑借品質好、品種優、品牌響,乳山市躋身全省乃至全國牡蠣產業新高地,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牡蠣之鄉”。目前,乳山牡蠣養殖面積8萬畝,年產量30萬噸,*產業產值24億元,養殖面積和產量在全國縣級單位均居首位。
據悉,為維護海域生態環境,乳山啟動了總規劃48萬畝的海洋牧場項目建設,按照“統一布局規劃、統一技術規范、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地理標識”四統一原則,打造集育苗、養殖、研發、集散和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海洋牧場綜合體。目前一期5000萬畝的以牡蠣為主的海洋牧場示范區已啟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