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連城縣羅坊鄉上羅村一片農田看到,去年引種的210畝“香排草”豐收在望。村黨支書羅禮銘等人正在田里觀察香排草成熟情況。
據悉,香排草是唇形科異唇花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芳香,味淡,性溫,具有辟臭、祛風、理氣、消腫等效用,又可防腐,兼作香料,是國產固本藥酒與加工火鍋湯底配方的重要原料。沙壤不積水的土地均可種植。植株全株干后有幽雅的芳香,葉片轉淡紅色后采集*為理想。人工農田栽種香排草,有病蟲害少、不爭肥料和費工少的特點。
村黨支書羅禮銘介紹,為了深入做好激勵性扶貧工作,幫助貧困戶早日增收脫貧,去年秋季村“兩委”換屆后,決定對村民開展“產業幫扶”工作,支持專業戶羅金掌以每畝650元租金流轉土地210畝,引進漳州藥材經紀人和種苗,發展“香排草”產業助農增收。羅金掌說,每畝種苗、整地、除草等成本約1600元,目前香排草葉片轉紅正處收獲季節,預計畝產可達5000余公斤。按合同收購價每公斤0.8元計,畝產值可達4000多元,扣除生產成本后每畝純收入可達3600元。
羅金掌在發展“香排草”產業中,按照規劃,吸納*扶貧建檔立卡和一般貧困戶鄒菊英等32名婦女到農場打工,每天工資收入80元,加上有些貧困戶流轉土地租金收入,家庭收入有了很大改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