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的不少偏遠農村,延綿的群山曾經阻斷了村民們致富的夢想,大伙下山脫貧,大山里一個個熱鬧的村子冷清起來。但這兩年,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重新回到村里,是什么吸引著年輕人走進大山深處,他們又給這些偏遠的山村帶來了什么?跟隨記者走進松陽縣陳家鋪村。
屋外,云霧繚繞。屋內,書聲朗朗。很難想象,這場吸引了多位朗誦愛好者的田園詩會,就在松陽縣海拔800米的陳家鋪村舉辦。這家位于山上的平民書局開業不到半年,就獲得了“2018年度中國*美書店”稱號,每天都會有很多年輕人,愿意開幾個小時的車,來這打卡。可在2年前,80后村支書鮑朝火剛提出開書店的想法時,卻遭到了村民的一致反對。“平時都沒有什么人來,開書店工資要付怎么能生存下去,不怎么現實。”村民鮑根余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村民們的想法并非沒有道理。陳家鋪村三面環山,土地資源匱乏,10多年間,90%的村民陸續下山脫貧。31歲的鮑朝火當選為村支書時,村里只剩下二十多位老人。
就在鮑朝火一籌莫展時,松陽正全力推進“千萬工程”,建設美麗鄉村,實施了古村落保護計劃。一大批破舊的老房子修好了,村莊的特色風貌保住了,慢慢,原來的空心村也熱鬧起來。看準時機,鮑朝火再次提出了在高山上修建書店,打造人文陳家鋪的想法。讓鮑朝火沒想到的是,書店一建成,竟成了“網紅”,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慕名而來。
24歲的李霞,原本在南京工作,從網上看到平民書局后,主動應聘到這里工作。開書店成功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鄉村,越來越多富有時尚氣息的項目,也在村里相繼落地。
眼下在松陽,以產業吸引年輕人回歸的,不僅只有陳家鋪村,隔壁的平田村,一群80后90后也在山里建起了一個民宿綜合體。
在這個團隊中,87年出生的葉大寶,已經是團隊里的大姐姐了。2014年,她從杭州來到平田村,建起了集民宿、烘培坊、餐廳為一體的“云上平田”。一年下來,不僅營收達到800多萬元,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崗位。
以古村落保護為契機,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為目標,2016年以來,松陽全縣118個村,新增鄉村新型業態上百種,常住人口增加近5000人。
“只有年輕人返回鄉村發展了,鄉村振興才有希望。我們松陽這幾年就是立足于高品質生態農業,走出了一條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道路。給年輕人返鄉創業提供了機遇和條件。”松陽縣委書記王峻告訴記者。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