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寒風凜冽,溫室大棚內溫暖如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塘川鎮高羌村溫室大棚內,趙延凱仔細地將油麥菜中的雜草拔掉,將包裝好的香菜搬到溫室大棚門口,等著運輸車的到來,這些新鮮的蔬菜第二天早上就會出現在西寧市的各大早市。
高羌村地處淺山地區,全村107公頃水澆地。過去,村民們耕地種糧謀生存,靠天吃飯,辛苦一年種的糧只夠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村里建起了將近350棟溫室大棚,每棟溫室大棚每年*少能掙3萬元,同樣是在這片土地上,效益翻倍,村民們感覺有“奔頭”了。
地處河湟谷地的海東市,是青海省*的農業區。剛剛過去的2018年,依托鄉村振興戰略,海東市借助全膜雙壟集雨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旱田畝產從不足200公斤增長到600公斤,海東農業從“靠天吃飯”轉變為“旱澇保收”。
雜交油菜突破3000米高海拔種植技術,創造了全國乃至世界雜交油菜高海拔推廣種植的先例。
“黃河彩籃”無土栽培和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新方向。
……
海東農業發展讓農民越來越有“奔頭”,但這僅僅只是青海省農牧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過去一年,青海省東部特色種養高效示范區建設步伐加快,認定了15個省級現代農牧業產業園,對12個進行了重點扶持,選擇海東富硒產業、湟源草業、互助蔬菜等5個產業,建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
環湖循環農牧業、青南生態有機畜牧業加快發展,剛察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和都蘭*枸杞產業園啟動建設,澤庫、甘德2縣實現生態畜牧業整縣推進。
沿黃冷水魚養殖現代化進程加快,繁育鮭鱒魚苗種540萬尾,建立“三文魚”產業聯盟。
青海省糧食、油料總產穩定在100萬噸和30萬噸以上,牛羊養殖預計出欄990萬頭只,預計肉類總產45.2萬噸,預計水產品產量達到1.7萬噸。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