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安徽省兩會新聞中心舉行媒體見面會,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盧仕仁及4位兩會代表、委員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接受安徽省內外媒體集中采訪,總結“三農”發展成就,展望全面小康社會美好未來。
去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作為農業大省,安徽“三農”成績單備受關注。盧仕仁用“穩”“進”“好”三個字予以總結。
“穩”體現為糧食生產穩、農民收入穩,“進”主要是農村社會事業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縱深推進,“好”表現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變得更好、農村人居環境變得更好。盧仕仁一一道來:去年,全省糧食總產801.5億斤,居全國第四位;農民收入增幅達9.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5856個村完成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3752個村完成“三變”改革。建立優質專用糧基地1455萬畝,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1114個。截至2018年底,全省完成改廁149.3萬戶,90%鄉鎮垃圾“收儲運清”實現市場化運營,已建和在建中心村5300多個。
“實打實的數據表明,我省鄉村振興已邁出堅實步伐,實現良好開局,改革紅利加速釋放,農村發展活力競相迸發。”盧仕仁說。
在談到今明兩年重點工作時,盧仕仁表示,“總體來說,主要抓實兩件急事、抓緊三件大事、抓牢四件要事。”他介紹,兩件急事即“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和非洲豬瘟防控;三件大事是糧食生產、脫貧攻堅、改善人居環境;四件要事包括大力發展鄉村產業、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完善鄉村治理、深化農村改革。“對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們已經梳理出38項具體重點工作,將逐項落實。”盧仕仁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業是短腿、農村是短板,我們將緊緊把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總抓手,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努力使廣大農民群眾和全省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盧仕仁充滿信心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