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鑰匙、搞裝修,折騰小半年,陳建軍終于搬進位于浙江湖州市區的新家,一想到全家人能每天圍坐在餐廳吃飯,小孩走路就能上下學念書,仿佛一切辛苦都化為泡影。自己與這座城市的關聯,也從“農民工”,變身“新市民”,這大概是陳建軍“十年湖漂”*幸福的篇章。
買房這個念頭,在剛入湖州時,是陳建軍未曾有過的夢想。但租房的日子久了,總覺得孤單寂寥,缺乏歸屬感,就算想改善條件,那總歸是別人的房子。特別是*近幾年,看著扶搖直上的房價,陳建軍有些急了。*終,觸動他及時出手的是,湖州為“新市民”提供的公積金優惠政策。
在湖州市,為農民工辦住房公積金其實已算不上新鮮事。早在2003年,該市就創全國之先,首推為農民工建立公積金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為9000余家非公企業的30多萬名職工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其中,如今被冠以“新市民”身份的達到13萬余人,超過12600個家庭依靠公積金,終于圓了“住房夢”。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農民工進城,有的成為產業工人,有的成為城市建設者,為經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然而,由于身份、居住等問題,農民工雖然一腳踏進了城市,可另一只腳卻依然留在農村。在機關企事業單位,普遍都會為職工辦住房公積金,那么農民進城就業,能否也一視同仁?
初衷設想雖然好,但畢竟要在非公企業和農民工中,推進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覆蓋面,既涉及到量大面廣的現實困難,又得考慮到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為此,湖州市委、市政府挑大梁,采取行政措施,將這一制度的落實納入縣區綜合考核,同時打出“組合拳”:出臺政策、加強宣傳、優化服務。
記者了解到,在湖州,農民工只要連續正常6個月繳存公積金,就可享受到*年限為30年的住房貸款。即使夫妻兩人公積金繳存額度都是*標準,*也能貸到近15萬元。前幾年,首付搭配公積金貸款,也能在市區買到一套中小戶型的二手房。若家庭經濟條件實在不行,市里還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貼息。十多年以來,貼息資金已累計達到1030余萬元。
2010年以后,考慮到湖州境內有近40萬的個體工商戶及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無法參加公積金制度,市里組建繳存托管中心,為這部分群體亮起綠燈,已有1.3萬余人通過該中心建立、辦理公積金繳存。與此同時,考慮到并非所有農民工都有購房需求,為擴大繳存職工的資金使用渠道,當年,湖州又出臺政策,支持回鄉農民工籌資建房。目前,該項貸款已累計發放2863萬元。
湖州對農民工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可以歸納為“八句話”:進入低門檻、不做隨時取、租房能提取、買房能貸款、困難有貼息、人才更優惠、個人能繳存、農村建房也支持。簡單說就是,方便快捷,用途多多,政策優惠,大大增加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
在湖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黨組成員沈勤偉看來,如果說戶籍制度改革破除了農民工進城落戶的“政策門檻”,那么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和專項解困行動則消除了他們進城落戶的“經濟門檻”,為買房提供了現實可能性,也解決了農民工合法權益缺失及“隱性受損”問題,確保其享受到應有的社會保障權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