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安徽省加快推進農村電商全覆蓋,農村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400億元,增長50%以上,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推動農民就業創業、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升級農村電商”,如何匯聚更多創新動能,把“好皖貨”升級為“好網貨”,推動農村電商更高質量發展?
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路徑
近年來,農村網民規模不斷增長,硬件配套、服務體系日益完善,農村電商也逐漸從單純的銷售環節趨向于整體產業鏈建設,對促進農民就業有了更大幫助。但同時,農產品上行滯后、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仍是當下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建議從普及知識、提供技術和輸入資源等入手,積累和沉淀自身特有的價值,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路徑。
農村在席卷傳統產業的電商浪潮下變得熱鬧起來,許多村莊成為電商示范村,許多農民通過電商實現就業,找到賺錢機會。農民生活好了,消費能力變強了,地方經濟也因此得到發展。
電商、物流和農業協同發展
越來越多的人才開始流向鄉村,激活了鄉村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農民生活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電商企業應該搶抓市場機遇,努力提供貼合消費者需求的服務;電商平臺要把更多縣域好產品通過*新產銷模式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發展農村電商,是加快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電商、物流和現代農業要協同發展,把當地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和物流的協同,快速地從田間地頭送到百姓餐桌,實現無縫銜接。電商、物流網點要覆蓋千家萬戶,讓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務,從而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轉型升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