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黨建要先行。去年以來,山東濟南章丘繡惠街道以農村區域化黨建為切入點,以“三好”促“三聯”,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力,讓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內生動力,強組織筑堡壘,引人才振鄉村,興產業富村民,保生態傳文化,實現了支部有作為、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推動鄉村振興區域化發展。
舉好黨旗 支部聯動
順應鄉村振興連片打造、抱團發展的需要,繡惠街道黨工委牽頭組織高鐵片區的施家崖、南河、北河、綠竹園、杜洪李、華家等6個村黨支部聯動共建,改變各村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局面,開啟區域化黨建新模式。堅持陣地共享。新建施家崖、北河等2個黨群服務中心,提升另外4個村級陣地,相鄰各村的陣地平臺互聯共享,特別是施家崖的黨群服務中心、培訓基地成為大家共同的陣地。堅持黨員互動。通過聯辦“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干部做表率、黨員當先鋒”主題實踐活動等,加強各村黨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帶動群眾之間的融合,凝聚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抓好融合 產業聯手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的突破項目,繡惠街道堅持強村帶弱村,發揮典型引路作用,引導各村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突出資源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實施產業聯手。依托施家崖農業產業綜合體在集體經濟發展中的優勢,開展交流式指導幫帶,幫助周邊村厘清發展思路,培育支柱產業、壯大集體收益。借鑒施家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由黨組織牽頭流轉土地,積極支持在外*人才回鄉創業,由原來的“一枝獨秀”到現在的“百花齊放”,形成施家崖農業產業綜合體、北河草坪基地、綠竹園苗木基地、杜洪李果蔬基地、華家花海基地等“一村一品”特色經濟帶。
唱好鄉土 區域聯建
街道黨工委堅持“一盤棋”思想,對高鐵片區統籌規劃、連片打造,形成了上下聯動、橫向聯合、齊抓共管的區域聯建新局面。在追求村容整潔“外在美”的同時,更加注重以鄉土文化、文明風尚為主體的“內在美”提升。抓好各村鄉土歷史文化,系統規劃打造每一個景點,每一條路線,每一個鄉村,營造南河“商周歷史”,北河“文明傳承”,綠竹園“竹林迎翠”,杜洪李“蔬香遍地”,施家崖“荷香生態、樣板示范”,華家“民俗文化、花海世界”等鄉土特色,形成了“一村一韻各具特色、一路一景各有不同”的鄉村振興新景象。
下一步,繡惠街道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繼續唱好“三好三聯”曲調,科學把握各村差異和特點,夯實基層黨組織基礎,努力吸引*人才回鄉創業,打造專業本土農村隊伍,因地制宜發展三產融合產業,著力打造繡江河沿線片區、女郎山片區區域化建設,以更高的標準、更踏實的態度、更有效的措施奮力推動繡惠全域鄉村走上振興之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