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縣是全國少有的高香茶區。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基地建設、龍頭培育、科技支撐、品牌引領”四項措施,積極發揮“漢水源頭”資源優勢,把茶產業確定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不斷助推群眾脫貧致富。2018年,全縣茶葉產量9380噸,實現銷售產值12.89億元。
該縣按照擴規模、提品質、打品牌、增效益的工業化理念和發展思路不斷做大做強茶產業,不斷推進茶產業邁向“規?;?、集約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目前,全縣茶園面積16.5萬畝,列全市第二位。2018年,全縣下達整合涉農財政資金茶葉產業扶貧項目19個,扶持資金280萬元,帶動貧困戶373戶,實現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依托“龍頭引領、園區助推、政府服務”模式,按照“一帶兩園三片”基地建設規劃,該縣以示范園為引領,積極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土地流轉,加快茶旅融合發展,強力推進高寨子茶葉小鎮、漢水源生態茶園、青木川古鎮觀光茶園建設。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實行連片開發、集約經營,高標準建設示范化茶葉基地,擴大良種茶種植面積,著力打造“百里茶葉產業帶、萬畝茶葉觀光示范園、茶葉旅游示范片”,推動全縣茶葉產業得以長足發展。
該縣結合市場需求,不斷強化科技服務,將單一名優綠茶生產調整為以大宗綠茶為主,紅茶、再加工茶為輔的生產模式,研發老陜青磚、紅茶等35個茶葉產品,全面推廣優勢抗逆無性系茶苗替代茶種、標準化茶園管理、清潔化茶葉加工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新技術,扶持建立標準化示范茶廠,推進茶葉的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生產,加強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不斷完善縣、鎮兩級茶葉技術服務體系。
此外,該縣始終將茶產業與建設綠色生態產業相結合,大打“生態牌”,大力支持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茶,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扶持茶葉企業組建專業合作社,推廣“公司+農戶+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引進茶葉清潔化生產線,開辟銷售市場,在外設立直銷點、代銷點、開展電子商務等,持續提高茶葉市場對外的占有率和知名度,推動茶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018年,該縣茶業企業榮獲各種大型茶事活動金獎近20枚(次),在第二屆中國國際茶博會和西安第12屆國際茶博會上,該縣送展產品5個攬金獎4個。茶葉在成為寧強農村經濟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的同時,也成為寧強綠色產業的代表產品和對外推介的形象大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