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縣奶牛業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優化,在優化中提升,實現了由傳統分散小規模飼養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現代化畜牧業的大轉變。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從2016年開始,為了彌補奶業下滑對奶農收益帶來的影響,杜爾伯特縣積極探索轉型新路,大力調整牧業產業結構,與元盛集團進行和牛繁改、養殖合作,依托全縣4萬余頭散戶奶牛母牛群體及對低產荷斯坦奶牛進行改良。眼下,從品種改良到政策扶持再到規模化養殖,杜爾伯特縣的和牛產業發展已然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和牛繁改工作啟動之初,全縣廣泛宣傳引導,各鄉鎮積極響應,敖林西伯鄉選樹典型戶開展和牛繁改、煙筒屯鎮組織大戶外出學習經驗、克爾臺鄉村兩級干部入戶幫養殖戶算“經濟賬”,胡吉吐莫鎮入戶宣傳成為常態化工作……
敖林西伯鄉四家子村長發屯村民荊鐵柱是*批嘗試和牛繁改的養殖戶,當時,由于奶業不景氣,荊鐵柱還曾動過放棄養殖的心思。當鄉里干部到他家宣傳和牛繁改政策時,荊鐵柱立馬來了精神頭兒。“政府引導咱大伙賺錢,這事兒肯定錯不了,那時候我*個報了名,想試試看。”荊鐵柱回憶道。
荊鐵柱家的25頭可參改母牛,從2016年至今已參與和牛繁改19頭。目前,已出生和牛犢牛14頭,交售6頭,平均每頭交售價格9000元,去掉養殖成本,純利潤達3.6萬元。年末前,荊鐵柱家還將有8頭和牛犢牛交售,純收入可達5萬元。
*近,連環湖鎮長河村永勝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殿波臉上總是掛著喜悅的笑容,究其原因是因為牧場里進入了和牛產犢的高峰期。永勝牧業公司的97頭奶牛全部參與了和牛繁改。目前,已生產和牛犢17頭,預計年內繁改和牛40頭以上,交售和牛犢牛超過15頭。劉殿波介紹,他將以和牛繁改為重點,在達到一定規模后積極參與和牛育肥。
經過2年的和牛繁改,杜爾伯特縣依托資源優勢和原有奶牛群體優勢,和牛繁改工作得到了有效推進。截至目前,全縣投入資金200余萬元,為養殖戶免費購置優質凍精1.5萬支,繁改和牛5136頭,其中新生犢牛1906頭,交售到元盛公司897頭。
近幾年,全縣將和牛繁改納入縣委縣政府重要工作日程,針對和牛繁改戶、繁育員都制定了專項扶持政策,每年落實200萬元購買優質和牛凍精免費提供給養殖戶使用,同時出臺和牛犢交售獎勵補貼政策,養殖戶還享受元盛公司的高價回購政策,并在和牛繁改、犢牛飼喂、育成牛管理等方面對養殖戶進行全方位技術指導。
“今年初開始,杜爾伯特縣開始同步推進和牛育肥,鼓勵有基礎和條件的養殖戶開展和牛育肥,以加強與元盛集團的合作,在全縣范圍內形成大力發展和牛繁改的工作勢頭。”杜爾伯特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劉志剛介紹,今年全縣繁改和牛總數有望突破1萬頭,全部銷售后可實現經濟效益8000萬元。元盛集團還將利用三年時間,逐步完善和牛繁改、飼養、屠宰、加工產業鏈條,建設飼料廠和深加工屠宰場,著力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引領畜牧業轉型升級。
政府搭臺,企業參與,百姓受益。如今,全縣廣大養殖戶依靠和牛繁育改良牽住了牛鼻子,鼓起了錢袋子,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數據顯示,全縣累計參與和牛繁改養殖戶2767戶,實現經濟效益800萬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