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編輯雜談】前幾天,身邊的好朋友告訴我,她媽媽花錢買了一堆保健品,回來后放在家里也沒見她吃過幾次。我們很好奇,爸爸媽媽的錢咋那么好賺呢?這保健品究竟有什么魔法,能讓爸爸媽媽們心甘情愿的拿出錢來?
目前,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全國老齡辦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1億人,占總人口的17.3%(國際標準占比為7%),預計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將達34.9%。這些孤獨的老人,便成為“天價保健品”騙局的主要對象。
在一場場保健品的銷售騙局中,騙子的手段可謂“花枝招展”:虛構夸大老人病情,吹噓保健品的功能;爸爸媽媽張嘴就來;終身免費試用;送禮品博開心。步步為營,*后成功引魚上鉤。
據中國保健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大約為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竟然占了五成以上。而在這其中,缺失兒女關愛的孤獨老人成為黑心保健品營銷者的*錨點。隨著老人們年紀的增大,健康水平的下降,對于騙子口中能讓他們“恢復體力、重回青春”的保健品的希望和依賴也就越發強烈。同時,老人們又缺乏必要的防騙意識和維權意識。而多數老人的子女忙于工作鮮于陪伴,老人身心空虛,正好騙子們乘虛而入,一聲爸爸媽媽,叫的老人歡心,自愿掏出腰包,購買夸大其實的保健品。
看來,保健品市場的整頓勢在必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監管、完善立法,健全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尤其是子女要定期回家看看,了解老人所需,給予他們正確的消費引導和精神上的關懷。禁絕老人在保健品騙局中上當受騙,也許親情才是*的免疫,賣保健品的比兒女還親,只因寂寞才買保健品,這些病癥也只有親情贍養才能藥到病除。此外,老年人需要提高自身的辨別能力,豐富信息渠道。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營造監督保健食品市場的良好氛圍,黑心保健品市場才能離我們的老人們越來越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