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茶店鎮北馬溝村紅薯加工廠里一派繁忙景象,1.5萬公斤純紅薯粉條一批批走下生產線,走上百姓餐桌。
“純紅薯粉條下線了,大家趕緊下單。”臨近春節,粉條十分暢銷,北馬溝村駐村黨支部*書記、國網安陽供電公司干部郭新海在朋友圈和幾個微信群里發了幾張成品照片,為北馬溝村的粉條廣開銷路。
北馬溝村是林州市南部的一個小山村,四面環山,村民收入以傳統種植為主。為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2017年,該村成立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10畝,種植優質紅薯和季節蔬菜,大力發展純綠色、無污染的農副產品,積極引導村民通過土地入社、合作社務工、年底分紅三種方式加入合作社,獲得收益。
合作社的成立給全村人帶來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村民到合作社干活兒,工資按日結算,干*活兒,拿*錢。
“以前是自己種自己的地,收成也不好。如今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我們一樣去種紅薯、種地,但是干*活兒就能掙三四十元。農忙時,我一個月能掙1200元。”村民王瑞芹說,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后,不僅能收土地租金,還能打工領工資,收入成倍增長。
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不能光種紅薯、賣紅薯,還要將土產變特產,通過拉長產業鏈條增加村民和村集體的收入。
北馬溝村種植的紅薯口感好、富有營養,而品色俱佳的紅薯正是制作粉條的好原料。順著這個思路走下去,去年7月,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域優勢,依托合作社建成紅薯加工廠,上馬紅薯粉條項目,發展紅薯深加工。“紅薯加工廠于去年10月建成并投入生產。我們與村民簽訂用工合同,他們既能在合作社種紅薯,閑時又能來加工廠干活兒,多了一條就業增收的渠道。”郭新海說。
去年12月19日,*批純紅薯粉條加工完成,通過對包裝的提檔升級,紅薯粉條“穿上新衣”遠銷各地。
“以前,北馬溝村留守的村民沒活兒干,都在家貓冬。如今成立合作社、建成紅薯加工廠,大家都搶活兒干,每天都有錢掙。”郭新海說,除了紅薯粉條,合作社統一生產、加工的小米和黃豆等也將成為北馬溝村的名片銷往各地,一條適合該村發展的致富路正在形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