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一個西紅柿,重量約0.42斤,賣出1.5元的價格。*近一張訂單預訂了200噸,就可賣出100多萬元。
在平原縣坊子鄉坐落著一家蔬菜種植農業龍頭企業——山東溢佳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蔬菜基地占地1300余畝,擁有日光溫室蔬菜大棚223座,生產的西紅柿南下供香港,北上供京津。 2018年,該公司還成為麥當勞餐廳北京大區的供應商。“與供港的官方檢驗不同,牽手麥當勞等品牌走的是第三方擔保渠道。”企業負責人鄭明衛說。上海夏園合作社生產的西紅柿一直供貨給大型快餐品牌,但因產量有限,急需合作伙伴,2018年,他們看中了山東溢佳,這里是德州市放心農場,其產品還獲得了*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證,于是,他們以第三方的身份為山東溢佳供京訂單提供農產品安全擔保、檢驗和后續加工。
緣何山東溢佳生產的西紅柿在市場上如此獲青睞?這是高科技的結果,這里的西紅柿種植采用的都是無土栽培,蔬菜種在裝滿經過高溫消毒基質的桶中,杜絕了土傳病害,還通過減小濕度降低了其他病害;使用振動棒實施自然授粉,減少了激素;桶內還有布滿氣孔的氣囊,促進了根系對氧氣的吸收,避免爛根。用了無土栽培技術,西紅柿產量提高30%。
鄭明衛拿出一個西紅柿比劃道:“這個品種是大紅硬果,本身汁水就少,能達到切片之后不流汁,不易折斷的快餐需求,訂單價格與供港價格基本一致。工人進棚作業需要洗手,采摘必須手工完成,要在12小時內裝上冷鏈車,生產全過程能夠追溯。從種植、收割,到產品加工,再到運輸,所有的菜都處于嚴密的質量安全監管之下。”
如此成本,效益咋保證?溢佳的答案是走訂單種植。基地的產品以西紅柿為主,畝產約2.5萬斤,全部走訂單銷售,今年西紅柿市場價1元左右1斤,溢佳可以賣到3元,價格又高又穩。去掉前期設備*性投入,計算長期投入的人力成本,畝產收入仍然達7萬余元。
走訂單,*重要的是質量要跟得上。出了大棚,鄭明衛又帶筆者參觀了基地另一大特色:自動化*控制。這里的電腦隨時監控著澆水時間長短、濃度大小和澆肥次數,種子、農藥、化肥管理投入等信息數據全面準確。“無論是供麥當勞還是供港,各個環節上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檢驗標準中僅農殘限量就330多項。因此,我們建立了一整套完備的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監控設備。”鄭明衛說。
在坊子鄉,溢佳正在成為“聚寶盆”。“這一帶土質欠佳,鄉親們收入一直不高。現在,俺們在家門口打工就能增收,像俺一年收入能有2萬元。”在基地工作的坊子鄉前亭子村村民李秀榮說。鄭明衛表示:“公司將繼續推動特色產業擴面,產業業態調新,讓溢佳成為平原強企興農的金字招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