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洪湖市打造漁稻綜合種養升級版
洪湖市打造漁稻綜合種養升級版
農業網   時間:2019/1/28 8:04:00  來源:中國漁業報  閱讀數:402

  池塘里養魚養蝦、種水稻,而且這種水稻個頭比成年人還高。“我試種池塘專用稻已經八年了,總算摸透了它的習性。”剛獲評為全國“*美漁技員”的湖北省洪湖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英雄告訴筆者,綜合來看,池塘專用稻+水產養殖解決了池塘富營養化、底泥深捕撈難、高溫對水草影響等問題,同時減少了水產化學品投入,修復了池塘環境,提供了“一稻兩蝦”的良好生態,提高了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池塘專用稻——“漁稻”系列品種是浙江大學和中國水稻研究所共同為養殖池塘專門培育的高稈、壯稈新品種。2010年至今,科研人員在浙江、江蘇、安徽、廣西、湖北等地30多個試驗點,開展了魚、蝦、蟹、鱉等12種不同類型池塘種稻試驗。

  生態效益雙豐收

  “與深水稻、浮床種稻不同,池塘種稻是選擇池塘專用稻品種,直接種植于池塘底泥,隨水產動物生長而逐步抬高水位,漁稻共生而成熟收獲。水稻生長期間不施肥、不打藥,全部依靠養殖池塘中殘餌、水產動物排泄物等產生富營養化的氮、磷等養分。”中國農科院水稻產業經濟團隊首席專家、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方福平告訴筆者。

  據浙江大學教授吳殿星介紹,“漁稻”系列株型高大,株高可達1.8米,適合水深1.0米以下養殖水體種植;莖稈粗壯,比普通水稻徑粗1倍~2倍,稈皮壁厚且硬,不易倒伏;葉片大而長,生物產量大,根系發達,每個節間長有發達的水生根,高效吸收底泥和水體氮、磷肥,凈化能力強。

  方福平指出,池塘種稻*對傳統鍋底型池塘實施工程化改造,構建稻漁共生、共作系統,并通過規模開發、產業經營、標準生產、品牌運作,實現水產品穩產、稻谷新增、品質提升、效益提高。“池塘種稻也是一種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王英雄說,經過多年探索和試驗,目前洪湖市已經在養殖池塘形成了“兩茬蝦+稻”“螺+鱉+稻”“刺鰍+稻”等多種新模式,每畝純利均在5000元以上。

  漁業增效農民增收

  不僅是經濟效益,池塘種稻還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方福平認為,池塘種稻開拓了水稻種植新領地,新增了水稻種植面積、綠色優質稻谷,對確保國家口糧*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池塘種稻提高塘體養分利用效率,減少養殖污染,提高生態安全水平。現有研究結果表明,養殖池塘水產品吸收的氮、磷僅占投入總量的3%~25%;殘余養分中約有41.7%殘留在水體中、44.0%沉積在底泥中。可見,底泥和水是養殖池塘氮、磷輸出的主要渠道。在養殖池塘中種植水稻,可以吸收底泥和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特別是降低底泥中有機物和銨態氮含量,改善水質,促進水產動物生長。

  示范推廣需多方配合

  稻田養魚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如浙江青田稻漁共生系統、貴州從“江稻—漁—鴨”共生系統還被聯合國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但是,池塘種稻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推廣才剛剛起步,需要各地水產水稻部門的密切配合,共同推進。

  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總工程師程咸立認為,高稈、壯稈的池塘專用稻品種以及池塘種稻模式的出現,打破了稻田養殖的傳統,拓展了稻漁綜合種養的邊界,為水產養殖戶提供了更為多樣性的模式選擇,有利于促進生態水產產業的轉換和升級,減少單一模式爆發式增長帶來的產業風險。

  洪湖市水產局局長李賢瓊對高大的漁稻品種充滿好感。她認為,池塘種稻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雙收”,既改善水質又增產稻谷,有利于促進洪湖市傳統水產養殖模式的生態升級,是洪湖市生態水產養殖的新亮點和新名片。

  方福平介紹,近十年,中國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學共同在浙江、江蘇、湖北等10余個省份開展了青蝦、黃顙魚、中華絨鰲蟹、泥鰍、小龍蝦等10余種“水產動物+水稻”模式的研究和試驗示范。結果發現,“小龍蝦養殖+池塘專用稻”的共作模式效果*,應用潛力*,特別在種養茬口銜接、稻蝦長期共生、水稻機械化收獲、秸稈還田做餌料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經濟效益好,深受養殖戶歡迎。

  此外,由于該類品種植株高大、莖稈粗壯,具有水稻全程不曬田、適宜灌深水養蝦、退水后不易倒伏、水質凈化效果好等優勢,目前在湖北、江蘇等省的稻田養殖第二茬小龍蝦養殖(即7月份放苗,10月底前捕撈上市)中廣受好評。

  當前,稻田養小龍蝦的效益普遍較好,但也要未雨綢繆。方福平認為,應當加強水稻品種、種養模式和關鍵技術的創新,提高稻漁綜合種養水平。此外,目前小龍蝦塘和甲魚塘種稻,均可排水后采用收割機機收。但是深水條件下水稻機收尚存在問題,需要農機部門研發相關機械。

  “池塘專用稻種植+小龍蝦養殖模式的成功推廣,率先打造了稻漁綜合種養的升級版。”方福平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