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安徽省林業工作會議上獲悉,過去的一年,安徽省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全面建立,共設立各級林長52122名,形成了省級總林長負總責、市縣級林長抓督促、區域性林長抓調度、功能區林長抓特色、鄉村林長抓落地的工作格局。林長制改革成為安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特色品牌。
安徽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將林長制改革列為大事要事,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高規格會議研究部署,各級各部門推動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進展超出預期。安徽省建立了林長制會議調度、工作督察、考核問責、社會監督等工作機制,探索推出林長制“五個一”服務平臺,實行旬報告、月通報、季調度,各地出臺配套制度752個。針對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偏低、林區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突出問題,省委、省政府出臺了22條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各相關部門積極跟進,制定配套措施,一些多年困擾林業發展的難題得到有效破解。各地還探索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新舉措,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林長制改革已成為安徽省重點領域改革八大品牌之一,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大力推廣,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
2018年,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穩步推進。全省組建81個省級林業科技創新攻關團隊,實施省級林業科技攻關計劃75項,組織開展林業科技專家服務“112”活動,對全省造林整地、森林撫育實行定期調度、重點督查。共完成造林143.62萬畝,超計劃任務19.68%;森林撫育598.64萬畝,退化林修復59.25萬畝,新育苗7.3萬畝;蕪湖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各地創建省級森林城市6個、森林城鎮77個、森林村莊640個,建設森林長廊示范段688公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