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創業路上*三折 養殖青蛙帶領村民致富
創業路上*三折 養殖青蛙帶領村民致富
農業網   時間:2019/1/30 9:51: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閱讀數:442

  當下是農民喜獲豐收時節,豐收的喜悅掛在農民的臉上,金色的田園風光也令人陶醉。但對于吳坤、雷安貴幾個農民來說,蛙聲盈耳更叫他們心里樂開花。

  吳坤、雷安貴、楊杰、雷安清和楊光興5個年輕人,創辦了鴻豐蛙類養殖專業合作社,在黃平縣舊州鎮白水寨村一下子出了名,創業路上*三折,雖然目前來說沒有把錢賺到手,但憑借堅定的信念,投資200萬元,以每畝800元的土地流轉費用、期限為10年*性地流轉了80畝稻田養殖青蛙,當地群眾都為他們豎起了“大母指”。

  吳坤、雷安貴的養蛙事業才開始一年,他們敢想、敢闖、敢拼、敢干,精神可佳,不愧為新時代的青年農民,其創業拼博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借鑒。

  很多人感嘆創業難,吳坤、雷安貴他們有了真切的體驗。2017年10月,吳坤、雷安貴在白水寨村老麥田組流轉80多畝稻田,挖塘建基地,購買鋼管、水管、圍網、天網等,發展起了青蛙養殖業,前前后后投入200萬元。

  “青蛙養殖是一項新興的養殖項目,我通過外出參觀考察學習后,發現效益很可觀,就有了創業的念頭。”38歲的雷安貴說。

  “看到有人栽果樹、養土雞,但發展得不好。”雷安貴說,他們認識到創業有風險,每一步都要穩扎穩打。一邊搞基建,一邊到四川、湖南等地參觀考察學習技術,還從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和朋友、養殖戶一起交流探討。

  為了節約成本,*次引進的是蛙卵,今年4月,他們購買數萬團蛙卵,沒想到還是在運輸途中遭遇氣溫過高,大量蛙卵泛白,死掉了。

  種蛙要到四川瀘州那邊引進,由于路途較遠需要8-9個多小時才能運到,長途運輸導致蛙卵供氧不足,引進的蛙卵結果一個黑斑蛙蝌蚪都不出,他們十幾萬元的蛙種費白花了。

  既然蛙卵不行,只好引進蝌蚪。“從四川購來蝌蚪,仍然缺乏運輸經驗,成活率不高,死亡一半成活一半,十幾萬元打水漂。”吳坤回憶起創業艱辛之路有些傷感。

  “*長大一點,看著就高興!”雷安貴說,蝌蚪30天開始長出后腿,等到長出前腳,兩天就可爬上岸,50天就長成了青蛙,一般在4個月左右時間就可以銷售了。期間,必須要勤換水,做好消毒殺菌,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避免病害發生。他們向筆者介紹起了青蛙的養殖技術。

  “我們建天網是防止青蛙的天敵鳥雀捕食,圍網是防止青蛙亂蹦亂跳,遮陽網是為了防曬。投食平臺是紗網制作的,因為青蛙要吃活動的食物,一跳上去,飼料在動,它們才吃。”楊杰介紹,每天要喂食兩三次,晚上八九點工作才能結束。

  “由于今年青蛙市場整體行情下跌,往年價格都在40-50元/公斤以上,而今年30-32元/公斤”。吳坤仔細地算了一筆賬,目前雖然是虧本的,但明年不用引種,節省了成本費用,畝產量也將倍增,每畝地至少獲利在8000-10000萬元,從說話中看出他們內心涌動的成就感和自信感。

  麻辣、水煮、紅燒、干鍋、爆炒……青蛙是餐桌上的美味,其肉質細嫩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水分和少量脂肪,受到眾多食客的歡迎。吳坤他們也四處打聽、拓寬市場,除了本地供應外,還計劃銷往凱里、貴陽、四川等地。

  “堅持就是勝利,雖然遭受了一些挫折,但選擇了這一條道路,就要有始有終,決不輕言放棄。”吳坤說,養殖青蛙*年投資比較大,到明年3月份天氣轉暖,青蛙出洞產卵、孵化,那時候養殖基地只需要投入飼料的成本,利潤空間會更大。

  另外,養殖基地解決了10多戶村民就業,而更多人看到青蛙養殖周期短、效果好,也想將自家的稻田來養青蛙。吳坤說:“能帶動鄉鄰村里群眾一起創業發展,也是我們的成功。有想養的,可以過來找我們,提供蛙苗和技術指導,并幫助打通銷售渠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ishiyu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