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藥工業已有60多年的發展歷程。60多年來,從無到有,逐步壯大。已具有科研與生產、原料與原藥、生產與加工全面配套的體系。在農藥工業以有機磷為主的上世紀80、90年代,湖南生產的有機磷農藥暢銷國內外,特別是甲胺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中國農藥大有“無湘不成軍”之勢,湖南農藥工業也因此位居三甲。然而近年來,由于錯過了高毒有機磷農藥替代和轉產專項的機會,加之在科研開發方面投入不夠,湖南省農藥產業與江蘇、山東、浙江等省份的差距不斷拉大。
1、湖南省農藥行業基本情況調研
2017年中國化學農藥原藥累計產量294.1萬噸,是世界農藥生產*大國,而湖南省化學農藥原藥產量僅5.7萬噸。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蘭定國指出:目前湖南農藥全行業是大行業弱產業。省內原藥及制劑企業共幾十家,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企業僅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家,超億元的企業也只有7家。
2、湖南省農藥企業變化情況及現狀調查
由于部分中小產能退出、兼并重組、外遷等因素,十年來湖南省農藥企業數量不斷減少,一些粗放式小散亂的企業被迫停產或轉型。湖南農藥行業集中度得到提高。
2013年,湖南省農藥行業發生省內并購一起:湖南東永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兼并益陽市潤野化工有限公司。2015年,湖南農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南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自愿放棄生產資質,分別由湖南惠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岳陽市宇恒化工有限公司承接其資質。2016年,郴州金穗農藥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湘陰縣瑞澤農藥有限公司和益陽海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自愿放棄生產資質,由外省企業承接其資質。省內減少3家農藥定點生產企業。
目前,湖南擁有原藥生產企業14家,制劑生產企業39家。主要分布在岳陽、益陽、常德、湘西等地。從摸底調查情況來看,中小型農化企業經營情況較差。很多企業無法正常連續生產,只能按單生產。以往有些農化企業采取承包的方式,將生產車間承包給個人經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和環境風險,現在這類型企業基本已停產。一些企業無法繼續經營申請破產,如衡陽萊德生物、湖南博翰化學科技有限公司。還有一些中小企業盡管現在還保留了生產資質,但經營狀況差,債務糾紛多,一部分企業股權被凍結,如:郴州天龍農藥化工有限公司、湖南瑞澤農化有限公司、永州廣豐農化有限公司。湖南省農藥企業還需加快摸底整頓,促進中小型企業的兼并重組,徹底消除以往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提高湖南省農藥行業整體競爭力。
3、湖南省農藥產品結構
過去60多年來,湖南農藥行業產能從無到有,逐漸壯大,后因高毒有機磷農藥退出市場,曾輝煌一時的高毒有機磷產能退出,湖南原藥產能大幅萎縮。據調查統計,目前湖南農藥原藥企業14家,產能總計約6萬噸/年,其中以殺蟲劑居多,主要為氨基甲酸酯類和沙蠶毒素類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原藥近年來也有登記、建設及投產,但產能還較小。湖南農藥原藥產品結構亟待調整升級。
據統計,湖南現有農藥制劑加工企業39家,產能約15萬噸/年,其中包括湖南昊華18%殺蟲雙水劑產能5萬噸/年。18%殺蟲雙是殺蟲單原藥生產過程副產物,1噸殺蟲單原藥副產約5噸18%殺蟲雙,其產品含量低、含大量無機鹽及雜質,市場滯銷,面臨淘汰。湖南省生產的農藥制劑產品劑型以乳油、粉劑、可濕性粉劑、顆粒劑等傳統劑型為主,近年來加快了水基化環保劑型的研發和登記。湖南省農藥制劑規模普遍偏小,技術水平落后,導致行業集中度偏低。小而散的市場分布不利于市場監管,導致冒名生產和添加隱性成分的產品橫行,再加上農民用藥知識不足,影響了農業的健康發展。隨著環保壓力的增大,社會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上游農藥原藥和下游農戶生產集中度的提升,湖南省農藥制劑企業進一步進行整合是大勢所趨。
4、湖南省農藥進出口情況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農藥出口大國,農藥總產量的半數供出口,目前中國農藥出口到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湖南農藥出口量也明顯大于進口量,保持了較大的貿易順差。
進口方面:2013年前湖南幾乎沒有從國外進口農藥,近幾年農藥進口漸漸多起來,主要進口產品為除草劑,近兩年還出現了少量殺菌劑的進口,這對于湖南農藥生產和使用結構的優化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出口方面:自2011年達到出口量4780噸后,連續3年有所下降,近兩年有明顯回升,2017年出口量達*值5352.7噸,其中出口殺蟲劑*多,其次為除草劑,除草劑近年來出口量明顯增長,另外有少量的殺菌劑出口,說明湖南農藥行業產品結構正在逐漸優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