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記者從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該廳近日印發《安徽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有償調劑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在2020年12月31日前,*、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可在省內跨縣域有償調劑節余指標;國家批準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在試點期間實施宅基地整治復墾節余的建設用地指標、貧困縣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節余指標也可在省內跨縣域調劑;貧困縣脫貧摘帽退出序列后,繼續享有跨縣域調劑節余指標的政策。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一個特定的區域范圍內將拆舊地塊和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項目實施后,復墾村莊土地騰退出的建設用地指標除優先用于項目拆舊區被拆遷農民安置、農村公共設施和非農產業發展等建設外,剩余的騰退建設用地指標一般稱為節余指標?!掇k法》規定,節余指標有償調劑應當遵循“規劃管控,總量控制”“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協調,重點傾斜”原則。
安徽省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托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省級節余指標調劑平臺,發布節余指標調劑信息、組織公開競價、公示結果等;統籌節余指標調劑情況,調控貧困縣節余指標調劑規模,優先安排淮河行蓄洪區貧困縣、大別山革命老區貧困縣、深度貧困縣、當年擬退出貧困縣序列的縣進行調劑。節余指標調劑價格,根據建設用地復墾后土地的類型和質量確定。復墾為一般耕地或其他農用地的每畝30萬元左右,復墾為高標準農田的每畝40萬元左右。
《辦法》明確,調劑資金應當全部用于脫貧攻堅、鞏固成果和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先和重點保障產生節余指標地方的安置補償、拆舊復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生態修復、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農村發展建設以及購買易地扶貧搬遷服務等。
近三年,安徽省有11個貧困縣調劑出節余指標29個批次,合計3.63萬畝,成交價款152.7億元,有力地解決了貧困縣建設和發展的資金問題,也為合肥、馬鞍山等經濟發展較快地區提供了建設用地的保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