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出口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要大力促進我國優勢農產品出口,切實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擴大出口產品品牌國際影響力,就需要我們對除關稅外其他影響農產品貿易的措施有所了解。那么,當一家農業企業向國外出口農產品時,需要注意出口市場的哪些貿易措施呢?下面簡要介紹*常見的兩類:
技術性貿易措施:與產品自身質量和特性相關的措施
此類措施的出發點是保護消費者健康、動植物安全、防止欺詐和保護環境等。狹義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包括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TBT措施)和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SPS措施)。SPS措施指以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命及健康為目的的檢驗檢疫等措施,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各類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等均屬于TBT措施范疇。前者適用WTO的《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后者適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
舉例來說,一家企業出口蘋果到國外,出口市場會要求對蘋果進行必要處理以防止蟲害傳播,此類要求就屬于SPS措施。而出口市場對蘋果的包裝方式、包裝材料、標簽內容、倉儲運輸等方面的要求、標準則屬于TBT措施。蘋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很可能屬于SPS措施,而規范相關農藥活性物質的規則一般是TBT措施。
貿易救濟措施:與產品出口價格相關的措施
當進口對進口國國內產業造成負面影響時,進口國政府所采取的減輕乃至消除此類負面影響的措施被稱為貿易救濟措施。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出發點是保護消費者、動植物和環境安全,而貿易救濟措施的出發點是保護進口國國內產業安全。貿易救濟措施包括三種形式: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反傾銷指出口國以低于本國國內市場正常價格的價格向別國出口產品,并給進口國國內生產同類產品的產業帶來損害時,進口國采取的抵制措施。反補貼指出口國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機構向本國企業提供優惠,使其具有競爭優勢,給進口國國內生產同類產品的產業帶來損害時,進口國采取的抵制措施。保障措施是指當不可預見的發展導致某種產品的進口數量增加,對進口國生產同類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時,進口國采取的應對措施。
我們還是使用出口蘋果的例子。假設某企業生產的蘋果在國內銷售凈價3元/公斤,抵達出口市場所需運費等費用合計0.5元/公斤,但出口價依舊維持在3元/公斤,則凈出口價只有2.5元/公斤,就有可能被進口國認定存在傾銷行為。這里只是用簡單化的數據來描述“傾銷”的內涵,實際計算傾銷的過程要復雜得多。如果出口國向出口蘋果的這家企業提供補貼,讓企業能夠以有競爭力的低價格出口蘋果,則可能被進口國認為存在補貼行為。當傾銷和補貼行為給進口國國內蘋果產業帶來損害時,進口國就有可能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主要方式是征收反傾銷稅、反補貼稅。不論是傾銷還是補貼,都是出口方存在“不公平競爭”的情況。還有一種貿易救濟措施,是出口方在“無辜”的情況下也可能遭遇的,就是保障措施。當不可預見的發展導致進口國蘋果進口數量大幅增加,對進口國國內蘋果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時,進口國就可能采取保障措施。
WTO成員實施上述措施的情況可以通過WTO官網的I-TIP數據庫進一步了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