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看銅梁養殖產業生態化“逆襲”
看銅梁養殖產業生態化“逆襲”
農業網   時間:2019/2/12 9:28:00  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數:402

  李開華養豬快20年了,去年卻因村民對養場環境的投訴而被罰了幾萬元。隨著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加速,養殖戶遇到老李這種情況的不在少數。而在銅梁,當地并沒有“一刀切”將養殖戶趕走,而是通過引導他們將糞污資源化、循環化利用,尋找到保生態與保供應的平衡點。

  日前,記者在銅梁區采訪時獲悉,兩年來,當地通過“精耕細作”式治理,在引導禁養區養殖場關閉、轉場的同時,推動非禁養區1200多家養殖場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不僅緩解了面源污染,還實現了整體存欄量的穩定。

  大戶老李的“循環養殖經”

  李開華的養豬場位于虎峰鎮純古村十四社,兩座山坡夾著占地數十畝的場地,高處是兩個豬欄,低處是一套完整的糞污處理系統。“系統每天運行1—2小時,就可處理全部糞污。”李開華說,經過循環化改造糞污得以資源化利用,每天可產干糞2噸,處理糞水13噸。

  圈舍里的污水經由管道排至集污攪拌池,經固液分離后,固體被做成有機肥,液體被集中于厭氧發酵池,再以專用生物制劑殺滅其中有害有毒物質,*后流出無色無臭的水。沼液免費供給村民種蔬菜、花木;處理后的水可灌溉還田,經過再消毒后,還可用來沖洗圈舍。

  為了這套設備,李開華投入了100多萬元。*性投進數年的收益,每年還要花5萬元運行設備。到底值不值?

  老李算了一筆賬:系統每天運轉幾個小時,不但能消化自家污水,還有余力對外服務。現在,李開華不僅自己養豬,還擴大了圈舍對外出租,生豬存欄從1000多頭增加至近3000頭。僅租金和對外服務,老李每年收入就有近30萬元。以往令人避之不及的養豬場,現在面貌煥然一新。李開華還通過免費供應糞肥拉近了與周邊村民的距離,再也不擔心有人投訴了。

  作為畜牧養殖大區,銅梁有生豬養殖場1200多家。近年來,該區在規范和治理養殖污染中,對不具備治污條件和禁養區內的養殖場予以關閉或轉場。同時,引導扶持養殖場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目前,當地已完成893家養殖場的循環化改造。

  華光村有個小小“生態經濟圈”

  這幾天,隨著圈舍改造的完工,平灘鎮華光村的養殖大戶譚寶健終于可以歇口氣了。在畜禽污染治理過程中,老譚的養豬場所受影響并不大。早在幾年前,他就建起了集沼氣池、儲液池等為一體的糞污處理設備,免費向村里的菜農供應沼液和有機肥等消化糞污。

  平灘鎮是銅梁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面積上萬畝。在譚寶健的養豬場所在地華光村四社,就有蔬菜種植業主張偉的160畝大棚,還有附近村民的蔬菜及其他作物300多畝。近年來,依靠養豬場免費提供的沼液,大家逐漸減少了化肥用量,蔬菜產量還提升了不少。種植大戶張偉介紹,其蔬菜大棚年使用化肥從以前的20多噸降至6噸左右,蔬菜產量則提升超過30%。

  養豬場與周邊業主、村民之間,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生態經濟圈”。然而,隨著老譚養殖規模的增加,產生的糞污量逐年擴大,而“用戶”卻沒增加多少,平衡被打破了。得知老譚的情況后,區畜牧部門的工作人員主動上門,鼓勵其加裝節水設備。設備并不復雜,卻能節水60%左右,每個成本僅幾十元錢。考慮到長遠發展,譚寶健決定引入節水設備,同時加裝自動刮糞機及自動調溫設備。這為老譚的養豬場減輕了環保壓力,還為將來預留了空間。

  以畜禽發展糞污循環化改造為契機,示范推廣以節水設備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應用,實現了銅梁畜禽養殖產業由被動改造轉向主動升級。目前,該區常年存欄200頭生豬的養殖場80%都安裝了飲水節水裝置。數十家養殖場還主動引入自動清污、控溫設備120余臺(套)。

  既能盈利又保護生態

  近年來,環境成為衡量肉制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這倒逼著從業者向生態環境優良地區轉移。即便劃定了禁養區,嚴格按照政策關閉、轉場之外,仍難以割斷市場需求。對于這類畜禽養殖,銅梁則堅持在對環境友好的前提下,引導從業者深挖生態潛力。

  位于福果鎮三多村的特牧農業,就是一家保護生態有專長、自身盈利有保障的企業。在很多人印象中,養雞場往往臭味撲鼻,該企業位于山腰的養雞場卻基本沒有味道,也不見糞污橫流,這得益于其生態養殖模式。

  今年55歲的王興建見證了場里養殖模式的“自我革命”。4年前,特牧農業以林下養雞為主,糞污雜合不僅讓小雞易生病,更使山坡寸草不生。摸索了幾個月,企業負責人決定實施階段化養殖,在生長期進行統一圈養,成齡后放歸果樹林間“輪牧”散養。污水由管道流入液化池,經發酵消毒后輸送至周邊灌溉果樹。環境好了,雞的免疫抗病能力也增強了。去年,該養殖場實現產值500萬元。

  堅持數量和質量并重、生態與效益并重,銅梁區畜禽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各展其能、各有所長的生態化、綠色化發展之路。今年,該區將繼續以對環境更友好為前提,分類、分區域實施“精細化操作”,完成全部1200多家畜禽養殖場的循環化升級,到2020年底,全區所有養殖場將達到綠色生態化標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