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黃材水庫灌區管理局獲悉,黃材灌區2017年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省級配套補助資金項目目前已完成整體工程進度的80%,預計3月底完工。
據了解,黃材灌區2017年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省級配套補助資金項目于去年10月31號正式動工,工程涉及煤炭壩、喻家坳等鄉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干、支渠防滲襯砌,干渠除險加固及總干渠養魚塘泄洪閘、煤衡干渠鳳山泄洪閘兩處建筑物的改造。項目總投資600萬元,竣工后將直接改善水田灌溉面積8000多畝,并大大縮短周邊農田的灌溉周期。
當天,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來到位于煤炭壩鎮富家村境內的該項目總干渠建設現場,看到修整一新的渠道正在逐步蓄水中,成為了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總干渠煤炭壩鎮富家村段屬于采煤沉陷區,域內基礎水源很少,周邊村民的生活、灌溉用水基本依賴總干渠。”長沙市黃材水庫灌溉管理局工程科副科長彭子寒向記者介紹,老渠道修建于1992年,經過20多年的沖刷、腐蝕,渠道原有的混凝土破損厲害,滲水、漏水等情況比較嚴重,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和灌溉用水產生了嚴重的制約。“原來總干渠一個灌溉周期大概是7到10天,新修之后,灌溉周期可以縮短到5天,不僅大大節省了水資源,而且節省了周邊群眾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冬修水利,既要保質量,更要搶工期。為了保障村民用水,同時讓總干渠流經的各個村莊的農作物也“喝上”源頭活水,長沙市黃水局搶抓晴好天氣、倒排工期,平均每月投入3000工日,目前已完成投資約500萬元,可以看出整個渠道已經修葺一新。村民賀躍輝就住在總干渠邊上,見證了項目施工的全部過程,她表示十分期待工程完工后給當地帶來的效果。“渠道一看就修得扎實,質量好,我們住在河邊的住戶可以放心住了。”賀躍輝說,“這是個良心工程,給我們兩岸群眾帶來了很多便利,以后種田再也不用擔心放不到水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