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山東臨清:桑樹上做出產業大文章
山東臨清:桑樹上做出產業大文章
農業網   時間:2019/2/15 9:31:00  來源:光明日報  閱讀數:445

  在山東省臨清市境內長達70公里的黃河故道上,有一座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公園內現存一處古桑樹群落,桑樹數量大約一萬多株,樹齡大多在300年左右。

  每年5月桑葚果成熟時節,黃河故道熱鬧非凡,人們爭相采摘鮮果。然而,古桑樹的價值僅僅是供市民品嘗果實嗎?怎樣把產業鏈條拉長,在桑樹上做出大文章?臨清市先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榮祥對此展開探索。

  2月8日,農歷大年初四,位于臨清市先鋒辦事處范爾莊的先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里,王榮祥并沒有休息,他正在為新一年的訂單和品牌推廣忙碌著。“你看我們這些以桑樹為基礎的農產品,種類可多著呢。”順著王榮祥手指的方向,桑葚果干、桑葚酒、桑葉面、抹茶粉、桑葉茶……81種品類繁多、包裝精美的農產品映入記者眼簾。

  “這些特色產品都是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古桑樹的優質嫩芽和嫩葉為原料,桑葉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程度保留了原有成分。我們的產品擁有‘鰲頭磯’‘鈔關’等國家商標,生產的桑葉茶、桑葉面等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證書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鰲頭磯’百年古桑茶還獲得了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王榮祥說。

  “可別小瞧切葉、殺青、揉捻、提香這幾道主要制茶工序,雖說看上去并不復雜,但必須精益求精,例如桑葉的選取、晾曬時長、烘炒濕度和溫度等,都有十足的講究。”有了十幾年的研究經驗,王榮祥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桑樹專家。在他的帶領下,先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年產值從2016年的400萬元發展到2018年的6000多萬元,通過“政府+合作社+貧困戶+電商”的運作模式,帶動更多貧困戶和普通農戶實現了增收致富。

  貧困戶宋祥勇就是其中的一位。由于父親身患癌癥,宋祥勇一家因病致貧,高額的醫療費、子女上學費用壓得50歲的他喘不過氣來。“得知我的情況,村里推薦我來先鋒農業專業合作社幫助送貨、拉桑葉,又幫助我妻子辦起了銷售合作社產品的小賣部,家庭一年的收入達4萬元,當年就實現了脫貧。”宋祥勇說。先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幫扶的貧困戶,目前共有60戶。王榮祥表示,合作社還計劃建立集旅游觀光、休閑品茶、椹果采摘、養生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桑園,進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在王榮祥心里,除了桑葚、桑葉,還有一種稀缺資源尚待開發,那就是“桑黃”。

  “桑黃是產自桑樹上的名貴藥材,也是*進入抗癌臨床藥物的藥用真菌,但并不是所有的桑樹都有桑黃,即使有也很稀少,因此非常名貴。”王榮祥說,為深挖桑黃資源,他正與山東省農科院深度合作,以人工栽培的方式將桑黃這種稀缺資源轉化為常見資源,延伸桑樹產業鏈條。

  先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南側的一處空地上,占地30畝的桑黃菌種培育中心即將開工建設。“在培育中心,我們把菌棒做好,發給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再由合作社回收桑黃成品。”王榮祥說,未來產業前景看好,預計到2022年合作社產值將突破2億元。

  放眼廣袤農村田野間,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正在加速,2018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比達到2.3︰1,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為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我國還將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建設一批精深加工基地,加強品牌培育,并將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農村電商、共享農莊、創意農業等新型業態。

  有了產業振興,鄉村的振興才有根基。

  先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里,從種植到加工,從初加工到深加工,桑樹產業正被做大做強。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中,一株株百年古樹蒼勁挺拔,正在見證鄉村中孕育的新希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