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聚焦浙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
聚焦浙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
農業網   時間:2019/2/18 10:08:00  來源:有色網  閱讀數:469

  以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為抓手,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在浙江大地徐徐展開。

  2018年,浙江省啟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三年行動,首批工程150個,涉及148個鄉鎮(街道)、657個行政村,土地面積408萬畝,計劃總投資339億元。作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之一,衢州市衢江區富里村等5村實施的工程項目,現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4850畝、墾造耕地4541畝、旱地改水田800畝,盤活農村建設用地22畝,農村拆違治違3.2萬平方米,開展美麗河湖建設2235畝。

  科學謀劃*施策

  在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中,浙江省要求:“創新土地制度供給和要素保障,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用地空間布局,形成農田連片與村莊集聚的土地保護新格局、生態宜居與集約高效的農村土地利用空間結構,促進鄉村振興,助推全省兩個高水平建設。”

  浙江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認為,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的實質是鄉村有機更新,重中之重是全要素綜合整治農村山水林田湖草,全域優化農村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布局,落腳點是實現空間形態、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鄉風文明、鄉村治理的系統性重塑和綜合集成創新。

  浙江省強調,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理念,進行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對田水林路村進行全要素綜合整治,建成農田集中連片、建設用地集中集聚、空間形態集約高效的美麗國土新格局。同時,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要以“多規合一”為引領,優化國土空間布局;以資源整合為導向,全面推進農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綜合整治;以制度供給為支撐,深化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以農民受益為根本目的,共建共享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成果。

  工程起步,政策是先導。2018年8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意見》,明確了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是實行*基本農田整備區制度。將項目區周邊的農用地、零散耕地和零星建設用地復墾后納入*基本農田整備區,通過土地整治和耕地質量提升等措施,逐步形成與*基本農田連通連片、設施完善、質量相當的優質耕地。探索建立*基本農田數據庫年度更新與零星*基本農田調整相掛鉤制度。

  二是優化土地利用規劃和布局。充分合理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各項目區可提留不超過建設用地復墾面積的20%,作為規劃新增建設用地預留指標,保障項目區內農村基礎設施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

  三是實行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工程驗收后按復墾面積的一定比例獎勵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由縣級政府統籌,優先保障新農村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比如,對現狀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低于80平方米的,按1:1比例獎勵用地指標。對利用收儲農村閑置建設用地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按實際利用面積3:1比例獎勵用地指標。

  四是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在確保縣域內耕地數量和質量平衡的前提下,項目區增減掛鉤指標,可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擴展邊界范圍內等面積含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使用;在滿足當地村莊建設和農村發展用地需要后,節余指標可在全省范圍內調劑使用,其收益用于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咬定目標狠抓落實

  浙江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實施500個以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為落實任務目標,2018年10月,浙江省政府召開全省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現場會,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發揮首創精神,高質量推動工程實施。

  一是建立工作推進機制。要求省級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排出年度計劃,拿出施工圖,加強對市縣的業務指導和工作督導。各地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工程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建立工程實施機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算好環境、生態、保護、民生、經濟“五本賬”,科學把握好目標關、選址關、規劃關、質量關、規矩關“五個關”,嚴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能變、耕地紅線不突破、糧食生產能力不下降、農民利益不受損“四條紅線”,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打造更多的示范工程、精品工程。

  三年目標推進,首年開局良好

  據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已開工建設123個,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07個,面積13.8萬畝;耕地質量提升項目265個,面積2.27萬畝;旱地改水田項目104個,面積1.41萬畝;墾造耕地項目228個,面積3.97萬畝;農村建設用地復墾項目148個,面積9800畝;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項目21個,面積1600畝。

  打造典型工程發揮示范效應

  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中,浙江省注重做加法,即“土地整治+生態空間修復、清潔田園、礦山復綠、治水剿劣、都市現代農業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各地涌現出一批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典型工程,為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提供實踐樣本,發揮示范效應。

  工程鏡頭一:雙浦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美麗鄉鎮。

  2016年12月,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統籌推進“拆違控違”、治水“剿劣”、田園清潔、礦山治理、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等十大行動。整治后的雙浦鎮,耕地塊數從677個降至170個,平均單塊面積從26畝增加到194畝;農村建設用地塊數從525個降至86個,平均單塊面積從36畝增加到88畝;農村建設用地面積減少267畝,農村人均建設用地面積從194平方米降至122平方米,新增水田1283畝。

  工程鏡頭二:八里店鎮南部片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業園區。

  湖州市吳興區八里店鎮南部片區,面積34平方公里。2010年,為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業經營分散、農民居住分散等問題,吳興區啟動了八里店鎮南部片區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該項目共完成復墾面積1153畝,新建了紫金橋等6個農民社區用于農戶安置,建新區總面積為1575畝,搬遷農戶1325戶。項目實施后,村莊的建設用地面積減少了,戶均占地比過去減少了0.29畝。

  此外,吳興區還打造了功能稻谷產業園、瓜果蔬菜產業園和特種水產養殖園三大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如今,功能稻谷產業園累計建成面積1.02萬畝,促進了土地集中連片;引進特種水產養殖園加快“大好高”項目,園區累計建成面積5500畝;瓜果蔬菜產業園引導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園區累計建成面積9000畝。

  工程鏡頭三:下巖貝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鄉村旅游。

  新昌縣東茗鄉下巖貝村佇立在海拔340多米、約1.8平方公里的臺地上,曾經違建亂搭,基礎設施落后,空守美景,鮮少游客。隨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上馬,美麗鄉村建設啟動,土地利用規劃、村莊規劃、鄉村旅游規劃“三規合一”試點推行,僅幾年光景,下巖貝村就提升了整體“顏值”。2017年國慶期間,下巖貝村接待游客4萬名,有民宿和農家樂13家,有的民宿僅*營業收入可達上萬元。

  工程鏡頭四:中對口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環境提升。

  “進村捂鼻頭,出村搖著頭。”前幾年,蒼南縣中對口村的環境*是差評。如今,中對口村道路整潔,濱水公園草坪中綴有鮮花,亭臺樓閣和綠樹相映,文化禮堂、村民中心等各種公共設施齊全。這是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帶來的新變化。

  從2014年起,中對口村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先拆舊后建新,推進農房集聚。全村共拆除違章建筑2.35萬平方米,危舊房300間;新民居建設項目總用地面積93.4畝,共計房屋934套。村里拆除了河道邊的小企業,開展河道治理,打下木樁固堤,清除淤泥,種花裁樹。

  工程鏡頭五:象溪一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古村保護。

  松陽縣象溪一村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古村居住環境差,還存有大量危房。2009年,象溪一村啟動舊村改造,同時跟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拆除了60多幢危舊房,利用溪灘地建新房,復墾近30畝宅基地;新房統一規劃建設,休閑公園、文化禮堂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松陽縣在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中,保護和恢復“天人合一”的村落形態,在核心區嚴控建新房,對外圍區域建房注重建筑布局、高度、風格、色調,與村莊傳統風格相協調。如今,村里新建的幢幢樓房依舊保持著古樸風貌,與古建筑融為一體。村里用老屋拆下來的50座寓意豐富的石門,建成“憶古尋夢”廣場公園,為后人留下歷史印跡;還用老瓦片、老磚頭、老酒壇壘起富有韻味“三片墻”。據悉,2015年以來,象溪一村每年平均接待游客近17萬人次。

  工程場景似相同,風景卻不同。隨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實施,在浙江,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夢”正逐步變為現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