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于2014年的社交電商,終于迎來了風口。從資本市場大舉進入,到傳統電商開疆拓土,再到衍生出來的社區團購模式,市場上可謂風起云涌。由于農產品復購率*,幾乎成為社區團購的主打品類。高頻交易對于增強粉絲黏性也有助力,而其預售模式又可有效降低生鮮農產品的損耗浪費,因此社區團購在農產品領域發展格外受人關注。
社區團購釋放潛力 各類電商開始拼團探索
社交電商的快速發展,不斷衍生出各種新的模式,社區團購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基于微信和輕社交關系(小區鄰居)的新型電商渠道,成單率大大提高,以小區為單位,集體發貨,能夠降低物流成本預售模式也避免了囤貨過多造成浪費。可以說,社區團購不僅繼承了社交電商的各項優良“基因”,同時對供應鏈上的資源配置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優化。
雖然社區團購*初誕生于2016年,但在2018年,隨著小程序應用全面成熟,這一模式的潛力終于得到了充分釋放。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社區團購類企業就吸引了幾十億人民幣的融資,包括生鮮電商巨頭和供應鏈平臺企業。每日優鮮則上線小程序“每日一淘一起拼”,果蔬農產品B2B平臺美菜在華中、華東、華北同時啟動社區拼團探索,京東也推出了“友家鋪子”。一些社交電商更是趨勢打鐵,例如從環球捕手衍生出的小區樂,從美菜網衍生出的美家優享,拼多多則通過投資上海蟲媽鄰里團深入社區團購領域。
由于農產品復購率*,幾乎成為社區團購主打品類。高頻交易對于增強粉絲黏性也有助力,而其預售模式又可有效降低生鮮農產品的損耗浪費,因此社區團購在農產品領域發展地格外受人關注。
農產品電商發展轉型 加快完善農業生產供應鏈
農產品電商尤其是生鮮電商經過幾年的發展,開始面臨發展瓶頸,但社交電商的產生卻帶來了意外契機。一方面,通過社交進行裂變式傳播的獲客路徑,讓社交電商得以用低成本把流量下沉到三四線的小城鎮,覆蓋了更廣闊的消費群體,為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另一方面,互聯網的注入,也在助推農業生產供應鏈的完善和產業升級。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宏觀背景下,社交電商作為消費扶貧模式還得到了政策扶持,企業行動也分外踴躍。
2018年4月,拼多多也上線了公益項目“一起拼農貨”。去年秋季,拼多多聯合本地新農人幫助湖北省秭歸縣的農戶銷售了2300多噸滯銷臍橙,為當地村民創造了1200多萬元的收入。甚至出身母嬰產業的貝店,也在2018年5月宣布了“一縣一品”助農計劃,一年內打造100個特色產品產業帶。
可以說,企業瞄準做農產品是看到,農業是中國經濟*一塊“掘金地”。而社交電商恰恰憑借門檻低、成本少、覆蓋廣、傳播快、接地氣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傳統農村電商面臨的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農產品規范化程度低等問題,為農產品上行打開了通路,成為一種有效的扶貧手段,在貢獻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對自身開拓市場、維護流量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發展趨向 流量和供應鏈“兩條腿”走路
社交電商大體可以分為平臺型與導購型兩大類。平臺型企業同時控制流量與供應鏈兩端,根據服務對象不同,又分為B2C和B2B2C兩類。B2C類的企業商品來自自營或第三方平臺入駐,直接面向消費者,如拼多多;B2B2C類的企業直接面向個體店主等小B用戶,再由小B面向C端消費者,如云集。導購型企業則只控制流量端,不控制供應鏈和商品貨源。
事實上,流量和供應鏈是社交電商的兩大核心要素,如同支撐企業前行的“兩條腿”。如果只是供應鏈有優勢,那其實是一個傳統的零售渠道,不能稱為電商;如果只玩流量,用戶和產品也很難形成長期穩定的關系。
如果說,在行業發展初期,流量當先是很多社交電商無奈的選擇,那么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接下來考驗的則是在供應鏈運營上。假貨多、品控難的問題不解決,倉儲、物流、增值服務跟不上,那么,前期費盡心思獲得的流量*后也可能變成“竹籃里的水”。
基于此,農產品社交電商的出路就取決于兩方面的表現。一方面,要做好低價與流量間的平衡。有電商依靠低價來獲取流量,但農產品的利潤率本就相對較低,無底線的低價既不能幫扶農民,也會擾亂市場,造成劣幣逐良幣的局面。未來希望推動中國農業走質量興農之路,引導農業加快品牌化發展。在此背景下,一味打價格戰就顯得“不識時務”,與政策導向不符,與農業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更加背道而馳。另一方面,要從源頭把控供應鏈。對于農產品尤其是生鮮產品而言,由于生產規模小、標準化難、易腐爛等問題,供應鏈壓力之大難以想象,而把控源頭更是關鍵。一些企業嘗試與地方政府合作,聚攏資源,對當地特色農產品進行集中篩選,以求打造“爆款”。同時,也有企業嘗試引入新技術手段,利用產品追溯平臺對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備案管理,力求實現產品可跟蹤,消費者可識別。但是農產品生產流通鏈條非常長,要*把控供應源頭,優化整個產業鏈條上的資源配置效率,甚至從生產端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未來,能用流量與供應鏈“兩條腿”走路的社交電商,才能走得更為平穩和長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