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聽菌農分享豐收的喜悅、現場指導種植技術……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干部大會在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紅花套鎮大溪村、周家河村的羊肚菌栽培示范基地召開。
市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王友海說,此次全院干部大會選擇在院微生物所興辦的羊肚菌示范基地召開,目的是鼓勵全院科研團隊加快成果轉化步伐,做好示范樣板,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大溪、周家河兩個村的避雨設施化大棚里,羊肚菌破土出菇、長勢喜人。“在市農科院的指導下,合作社今年發展了56.6畝羊肚菌,20個*扶貧戶‘股東’豐收在望。”周家河羊肚菌基地負責人余祥宇滿懷豐收的憧憬。去年,市農科院在大溪村“干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引導該村發展羊肚菌10畝,畝平純收入達1.2萬元,帶動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羊肚菌種植行列中來。
近年來,食用菌產業在宜昌市*扶貧尤其是產業扶貧工作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珍稀食用菌羊肚菌、大球蓋菇等產業,在市農科院微生物所專家團隊的指導下發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市珍稀食用菌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覆蓋所有縣市區,其中羊肚菌種植面積800多畝,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強勁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