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柳州三江舉行脫貧攻堅誓師大會(圖)
柳州三江舉行脫貧攻堅誓師大會(圖)
農業網   時間:2019/2/18 14:29:00  來源:柳州日報  閱讀數:392

脫貧攻堅

  機器轟鳴、鋤頭飛舞……近日,三江侗族自治縣全體黨員干部沒有坐在辦公室里,紛紛扛起鋤頭到八江鎮三團村寨卯油茶種植示范基地開展優質油茶種植,吹響了油茶種植促脫貧的沖鋒號。全縣干群攜手并肩,著力將侗鄉山水打造成金山銀山。

  “以前這片都是荒山,現在政策好了,我們都種油茶。我們要脫貧致富,響應黨的號召,要奮斗,把貧困戶的帽子摘掉,和全國人民一起奔向小康。今年我準備種12畝!”基地種植戶之一、貧困戶、八江鎮三團村寨卯屯村民吳先鳳充滿自信地說。三團村寨卯優質高效油茶種植示范基地規劃面積2000畝(三團村寨卯屯1100畝、布央村程牛屯300畝、巖腳村達沙屯600畝),采取三村聯建、黨員聯創、產業聯營的方式,分兩期實施,春節前已完成一期1100畝備耕,二期3月底前將完成備耕。

  三江是廣西油茶種植大縣,全縣油茶種植面積超過61萬畝。但隨著一些油茶樹的老化,油茶產量很低。近年來,三江把油茶新品種種植作為全縣產業脫貧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當前更是以自治區實施千萬畝油茶基地、千億元油茶產業“雙千”計劃為契機,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乘勢而為做好三江縣油茶產業,把油茶產業當作貧困戶穩定持續增收的重要渠道。2018年11月,全面開展油茶品改“百日攻堅”行動,努力完成今年15萬畝優質高效油茶種植的目標,采取強有力措施,加快推進油茶品改。三江還向各鄉鎮發放了油鋸2300多臺、挖坑機685臺、修枝剪44372把,目前全縣備耕和種植已經超過2萬多畝。

  三江油茶種植歷史悠久,油茶樹大都分布在無工業污染的深山峻嶺和山坡地,用當地油茶籽生產的茶油清潔明亮、馨香濃郁,是難得的綠色產品,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去年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三江調研時指出,三江要擺脫貧困,就要做足山、林、人文章,發展好綠色、有機、高質量的特色農產品。

  三江實施了“3636”油茶提升工程,即用3年時間,融資6億元,推進36萬畝新品種油茶種植,以獎補的形式,扶持貧困戶連片開發種植油茶,力爭2020年末實現油茶年產值13億元。

  當天,三江還在縣城的多耶廣場舉行2019年三江縣脫貧攻堅誓師大會,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縣直各單位有幫扶任務的干部職工、各級工作隊員等數千人在大會上莊嚴宣誓。會上還表彰了三江縣2018年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脫貧示范戶、脫貧致富帶頭人。會議對全縣黨員干部提出四點要求: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工作全局。全縣上下要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去年10月中旬自治區黨委鹿心社書記到三江調研時的講話精神,全力整改1月22日市委書記鄭俊康到三江時指出的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各級干部要振奮精神,立行立改,深入一線,真抓實干,全身心投入到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

  二是要聚焦攻堅重點,堅持以嚴格要求落實好“三保障”。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要堅持問題導向和考核導向,找準癥結,對癥下藥,*發力。要把教育扶貧扶智工作放在“三保障”首位,采取務實管用的舉措,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各項政策以及“雨露計劃”補助政策;要落實好基本醫療保障各項幫扶政策,實施健康扶貧“兜底”機制,切實減輕貧困人口就醫負擔;要以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大會戰為載體,加快危房改造工作進度,如期完成上級下達的年度改造任務。

  三是要全面補齊短板,堅持打好打贏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村集體經濟收入、基礎設施建設、粵桂扶貧協作“五場硬仗”,力爭年內貧困縣“九有”硬性指標、貧困村“十一有”硬性指標全部達標,實現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提升、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四是要強化責任擔當,堅持以扎實作風打贏攻堅戰。今年要繼續開展“我不干誰干、我不上誰上、我不擔當誰擔當”思想大討論,進一步增強發展意識、機遇意識、憂患意識、擔當意識,通過強化領導來壓實責任,以整風肅紀來轉變作風,以關心關愛和激勵保障來撬動基層扶貧干部干事創業,一步一步打贏脫貧攻堅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