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3個孩子到珠海市務工,一個月收入1.6萬元;務工兩年后,成為勞務輸出經紀人,春節前驅車3000多公里回家鄉,只為節后多帶幾個鄉親到珠海市務工就業。云南怒江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劉銘和張霞夫婦用自己的辛勤書寫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務工就業新故事。
“窩在家里種包谷,一輩子也脫不了貧。出去闖一闖,學技能技術,有穩定收入來源,苦干幾年,脫貧致富就有希望。”張霞說。
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怒江州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務工渠道窄,增收致富門路少。近年來,在珠海市、中交集團等幫扶下,怒江州結合州情實際,多措并舉,把勞務輸出作為*直接、*快捷、*有效的*脫貧方式來抓實抓牢,幫助農村貧困群眾實現出外學習技能、轉變觀念、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奮斗目標。
“就業一人,脫貧一戶”。怒江州、縣(市)人社部門工作人員與駐村扶貧工作隊密切配合,把勞務就業服務窗口前移,到田間地頭、群眾家中摸底調查,宣講務工幫扶政策,宣傳用工信息,營造轉移就業良好氛圍。動員富余勞動力眼光向外,赴外“淘金”學技能、轉觀念、謀脫貧。
“一技在身,賺錢不愁。”針對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受教育程度低、缺少務工技能的狀況,怒江州把技能培訓作為重中之重,扶貧扶智,授藝育人。按照年齡、學歷、興趣愛好等,分別開展建筑、廚藝、保安、家政、編織等不同內容的技能培訓,著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能力素質,為勞務輸出打牢基礎。出臺《怒江州創業就業23條措施》,明確交通補助、就業創業補貼等8個方面的獎勵政策,實施跟蹤服務,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提升轉移就業穩定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